记者从4月29日召开的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针对今年以来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我省将积极指导企业防范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 杜绝潜在风险。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萍表示,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是近期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为此,她就钢铁、原油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将对河北工业企业效益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2020年河北省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上工业的50.5%,利润总额占49.5%,从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确实是原材料工业大省,原材料行业占到了全省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今年以来,钢铁、原油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呈现大幅上涨态势。全省工业品出厂后购进指数都大幅上涨,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9个、6.7个百分点,是2019年以来最高点;我省对11种主要工业原料价格有监测,11种主要工业原料中有10种价格同比上涨,上涨面达91%,其中石油(188.9%)、钢铁(44.9%)、铁矿石(58.2%)、焦炭(25%)、5500大卡动力煤(27.4%)、大豆(22%)等大宗原料都是两位数甚至成倍增长;4月份态势仍在延续,钢坯价格突破5000元/吨,达到年内最高,比年初上涨33%,近期价格还呈现高位震荡走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0%;国际原油4月末价格约61.9美元/吨,同比涨幅超300%。
客观分析,大宗物料涨价对河北省工业企业效益状况的影响有喜有忧,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原材料工业效益整体回升,是河北省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钢铁、石化工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倍、11.4倍;两年平均增速40.2%、85.6%,较规上平均增速(20.6%)分别高出19.6、65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总的利润额合计占全省利润(规上工业利润总额559.8亿元)的75%。一季度钢铁行业平均吨钢利润为248.7元/吨,环比上涨55.3%,比去年同期上涨1.5倍。从这个情况来看,总体上对原材料行业的效益是上拉作用。但是原材料价格上涨随着产业链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传导,这些行业的原料成本和利润空间也是一个挤压,4月份我省有一个对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同时也深入到部分市、县企业进行过调研。装备制造企业普遍反映,利润空间被挤压、原材料储备周期在延长,流动资金占压比较多等苗头性问题开始显现。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强对全省重点产品价格监测,密切关注价格变动趋势,及时掌握重点产品价格变动对重点行业的影响,客观反映全省工业运行走势。同时,组织行业内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供需精准对接,积极指导企业防范价格大幅波动对生产经营的潜在风险,力促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