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专业型”党支部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3-01-18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村里坏不坏,全靠党支部带,村里好不好,全靠干部跑……”近年来,魏县立足县情实际,充分发挥乡村党支部的“火车头”作用,培养“专业型”党支部,助推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
该县根据乡村不同特色把基层党支部分为工业管理型、农技型、商贸型、联络型四大类,用专业技能党员队伍培养发展特色产业。
工业基础雄厚村,培养工业管理型的党支部,走“工业强村”之路。该县回隆镇南街村、北街村,糖果制造业已有近20年的历史,虽具有一定规模,但是管理跟不上,科技含量低,效益一直不是很高。他们专门对这两个村党支部成员进行糖果行业专项生产、管理技能培训。培训后,村党支部成员由原来的“外行”,变成了行家里手,有了较高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部分党支部成员还先后开办了糖果企业,进一步提高了全村糖果产业的科技效益、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实现了集群发展。
具有优势农业产业村,培养农技型的党支部,发展高科技农业,走“科技兴村”之路。该县棘针寨乡王横村有种植大棚蔬菜的传统。他们在该村建立了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型”党支部,对村党支部成员进行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技能培训。几年来,从一开始党支部成员建设8个蔬菜科技棚,到现在全村基本家家有蔬菜科技棚,人均收入由原来的800元上升到了现在的4500元。
区位优势明显村,培养商贸型的党支部,抓好商贸经营,走“商业活村”之路。该县街道办南关村,地处县城中心,商业区位优势明显。该县紧紧抓住这一优势,对该村党支部成员进行了商贸经营专项知识培训,使一大批党员干部具有了闯市场、搞商贸的能力。部分党员干部逐步成了经营能手、经营大户,主动帮带村里群众做生意、搞经营。目前,该村经营商户达390多户,占全村近35%,涉及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外出门路宽广村,培养联络型的党支部,壮大劳务经济,走“务工富村 ”之路。该县是人口大县,近年来,他们对几个劳务输出比较多的村党支部成员进行劳务输出知识培训。培训后,这些村党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到劳务输出工作中来,大大提高了全县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也增多了,还申请了“实打实”的劳务输出品牌。
目前,该县已建立蔬菜、果品、养殖、食用菌、运输等各类经济产业专业村100多个,选树、培养“专业型”党支部20多个,充分实现了农村党支部的人力、智力与产业的优势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