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县四轮驱动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发布时间:2013-06-15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总投资23亿元的江西正邦集团农牧总部基地项目动工兴建,洋河新区中央景观大道工程激战正酣,顾家营煤炭战略装车点项目建成投运……连日来,宣化县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成果转化为发展举措,确定了“园区带动、工业强县、新区开发、农业支撑,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思路,用创新驱动理念做好园区扩模升级、工业改造提升、洋河新区开发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倍增、绿色崛起提供动力源、聚合正能量。
筑巢引凤,园区建设上档升级。宣化县把环张家口市主城区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发展优势,按照产业园区化、技术高端化、生产低碳化、服务公共化标准,举全县之力打造两大现代工业园区,追加投资2.7亿元推进污水处理、集中供水、消防站等8大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力争晋升国家级园区。东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照建设“承接京津高新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基地”的定位,重点引进大、高、好、优、外项目。世界500强企业——中石油集团公司被这里的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一流投资环境吸引,将原计划落户山西大同总投资35亿元的中油金鸿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在了东山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14.7亿元,厂房、车间等主体工程已建成,设备安装到位,即将投产。在这一项目的示范带动下,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庞大汽贸集团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纷纷前来考察、洽谈,抢滩登陆宣化县这块投资“洼地”。总投资近百亿元的上海柏南科技、美国伊诺光学科技、北京光华创世等32家高新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落户东山园区,已有13家达产。目前,园区已成为聚集该县高质高端产业的“升级版”,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75%。
脱胎换骨,工业强县跨越赶超。进一步强化工业支撑地位,做足做好“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两篇文章。创新思维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制定了全县工业三年倍增计划,正在帮助10家省市重点技改企业开展15项技改扩模升级项目,这些技改项目全部完成后,可使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产值和利润分别同比增加22.5、31.2和4.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规模和效益同步倍增。在矿业大镇赵川,面对低迷的铁精粉市场,坤源矿业集团、盛达矿业集团等4家矿山企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启动实施总投资6亿元的标准化种养殖示范园和休闲观光度假基地项目,甩掉了沉重的包袱,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无中生有”发展新兴产业,树立“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全新理念,创新项目建设思维,依托总投资22亿元的庞大汽贸西北总部基地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13亿元的庞大西北煤炭物流总部基地、塔儿村物流工业园区、顾家营煤炭战略装车点等项目建设,打造辐射西北的物流集散中心。
高端起步,新区开发如火如荼。努力克服“有县无城”的短板,抢抓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按照“小县大县城”的战略要求,引进中国中信集团、西部控股集团等品位高、档次高、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中打造沙岭子洋河新区、洋河南新区、西控太阳能新城三大现代宜居新城区,引导5万农民群众就地城镇化。在总体规划上坚持“高端定位、产业支撑、基础先行、功能拓展”的思路,提高新区开发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沙岭子新城的中央景观大道工程激战正酣,总投资1.4亿元的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实验小学等公共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洋河南新城正在紧张建设的集中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城乡客运中心、国家级职教中心等八大公共配套设施解除了万余进城农民“出行、公共服务、上学”等后顾之忧。
集约高效,现代农业加速发展。针对农业大县的实际,该县凭借燕山-太行山特困片区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政策扶持,用工业化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积极创建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延长链条、树立品牌等措施,发展高效益、高附加值龙头企业,加快引进建设总投资30多亿元的正邦农牧总部基地、晟佳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帝达农超对接加工配送物流中心等龙头项目。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8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全县形成集种植、加工、物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6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设施、生态、旱作、精品“四大特色农业”快速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