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市融资、助企发展”之路,构筑资本洼地、特色产业高地……临西工业园区把企业“上市”作为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主打渠道,助推企业“上位”不断档。
“公司上市一年来,销售收入从2000万元增长到8000万元,年净利润780万元,同比增长了400%。预计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过亿,净利润可超千万!”临西县邢台美的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祥难掩兴奋。
该公司位于县工业园区,去年5月份在天津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邢台首家在该所上市的县级企业。上市后,企业的变化一日一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健全了董事会、监事会、理事会,建立起现代化企业运行机制;投资1000多万元新上两条国内最先进的蛋糕生产线、加装了生产车间十万级净化设备,生产环境达到医药生产企业净化标准,并且与江南大学合作,研发出十几款新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据临西工业园区负责人介绍,该企业登上“上市榜单”后,经营管理机制走向规范,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自身信誉度也会逐步提高,增强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公司成了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登门、寻求放贷的“首选客户”。通过股权在上游供货商实行抵押,定期付款,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拓宽了融资渠道;品牌效应显现,市场认可度提升,产品成功打入东北地区和江浙一带。
继该公司上市之后不久,河北恒泰瑞欣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又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另有1家轴承企业年内将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上市,8家企业正在加紧实施上市前期工作。
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园区充分发挥了助企上市的主导作用。由县长任组长,专门成立了企业上市领导小组和金融办,协调上市工作,核拨专项经费。今年该县对成功上市的两家企业分别给予了30万元、20万元的奖励;承诺企业上市后5年内,年纳税额以上一年度实际上缴数额为基数,按15%的环比增长,超过基数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部奖励企业用于发展。
同时,该县多次组织上市工作专题教育培训,召开了两次大规模、高规格的银企对接会,为企业直接融资1.8亿元,提高了县内企业上市融资、扩张规模的积极性。企业上市领导小组注资2000万元,实施中小企业助保贷业务,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将上市后备企业涉及事项全部纳入职能部门专项范围,工商、国地税、国土等各指定一名专人,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一对一”专业化服务,特事特办,全程领办。
据了解,目前该园区正在加紧完善一家轴承企业的相关手续,争取年内在新三板市场顺利上市;对轴承、机械、棉纺、食品等行业的8家上市后备企业,搞好股改等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在天交所或石交所挂牌上市。为保证临西企业可持续“上位”,还建立起翔实的企业培育档案,健全上市后备企业培育体系,构建起结构多元、产业合理的上市梯队。同时加大上市公司、规模企业、财富集团的招商力度,借助上市公司的吸附效应和强大的资金流,将临西工业园区打造成冀南的资本洼地、特色产业的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