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河北民营经济网
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作动态

邢台市中小企业局关于全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

发布时间:2008-06-26 来源:邢台市中小企业局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中小企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全市民营经济平稳运行,效益稳步提高,总体态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一、全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六月底,全市民营经济摊点发展到14933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464个;注册民营企业达到10094家,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98家;从业人员达到109529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8636人,其中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52229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为社会新增加了8510个就业岗位;上半年预计完成增加值436.2亿元,同比增长16%;营业收入完成1577.7亿元,同比增长16%;上缴税金预计达到24.5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入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完成外贸出口额27353万美元,同比增长10%。
    
(二)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银行收紧放贷、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迎奥运、保稳定的大背景下,我市民营经济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平衡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
    
    1、规模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从一季度情况看,全市5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33.57%;上缴税金5.4亿元,同比增长61.2%;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同比增长22.95%,增幅均高于全部民营经济平均水平,支撑拉动作用明显,并呈逐步提高的发展态势。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一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4.2亿元,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8938万元、151.7亿元和41.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为0.05:78.1:21.4;分别增长17.3%、18.2%和17%。上缴税金分别完成240万元、10.12亿元和1.82亿元,上缴税金比为0.02:84.6:15.2,分别增长9.58%、33.8%和12.3%。全部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量的79.1%、税金增量的93.3%来自第二产业。无论在发展速度还是在经济效益上,第二产业都占有很大比重,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第二产业中,发展较快的是制造业,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1%,上缴税金增长38.9%%。
    
    3、煤化工、建材行业保持增长态势。截止4月底,全市规模以上煤化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1.3%,利润增长161.3%;河北中煤旭阳集团1-5月份完成增加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161.3%,实现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210.49%;河北建滔集团1-5月份完成营业收入9.34亿元,同比增长82.8%,上缴税金5935万元,同比增长146.7%;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长21.4%,利润增长65.1%,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4、纺织服装行业在市场、价格、成本的夹击战中,艰难度日。由于生产原料、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等不断上升,国内宏观调控和银根收紧以及国内市场受限、美元贬值、原油价格持续攀升以及日益频繁的贸易磨擦等,使得纺织服装企业步履艰难,中小型企业在新一轮“高生产能力、高技术含量、高劳动效率”的行业结构调整中,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据我市棉纺织行业的规模企业方圆集团调查,1-4月份原料成本较去年同期上升7.7%,能源成本增长18%,人工费用增长47%,财务费用增长24%。全市纺织行业利税下降11.7%。而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宁纺集团的经营情况则基本持平,略有微利。
    
(三)影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今年以来原材料购进价格、运转费用、利息支出等持续上升,而产品出厂价格增幅较小,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盈利空间逐步缩小,影响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和扩大再生产。德龙公司所需铁精粉的平均价格目前为1740元/吨,同比上涨50%,而产品价格上涨34%,邢台电缆铜杆价格达6.7万元/吨,同比上涨13.4%,而产品价格只上涨5.6%,原材料价格的涨幅远大于产品价格增幅,对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和组织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金融部门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方针,对中小企业极为不利。从今年我市金融运行情况看,4月份,全市商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993.4亿元,同比增长16.4%,比去年同期高4.3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92.6亿元,同比多增36.1亿元。而各项贷款则同比少增,增幅趋缓,4月末,全市银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74.3亿元,同比增长5.9%,比去年同期低4.2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17.3亿元,同比少增8.8亿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7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亿元。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对经济相对不发达的邢台来讲影响很大,尤其是中小企业受到很大限制。
    
    3、淘汰落后产能对生产和效益带来一定影响。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省、市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对落后产能进行了关停、淘汰,完成了工作任务。今年以来,先后淘汰钢铁企业1家,120万立方高炉1座,能力15万吨;淘汰水泥企业机立窑25座、玻璃企业65家、电力企业2家、造纸企业4家、焦化企业1家。这些都将对今年的经济运行和效益增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4、迎奥运关停部分企业后,影响钢铁、建材等企业原辅材料供应。邢台市资源加工型企业较多,据统计规模以上有190余家。建材、钢铁、煤炭、矿山企业在奥运期间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况且石灰、石灰石多为小企业,停供炸药,停止生产,由此影响到钢铁企业原辅材料的供应,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5、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人民币升值、新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出口企业影响较大,我市虽然出口产品比重不大,但从去年外向型企业情况来看,产品外销已成为部分企业效益增长的重要因素,汇率变化、税率变化影响较大的是钢铁、纺织服装行业;国家对部分钢铁产品取销出口退税,且对802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纺织产品出口退税下调2个百分点,纺织企业招工难,且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都是影响出口企业效益增长的直接因素。
    
二、全年形势预测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邢台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分析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预测下半年经济发展形势会有好转,有利因素将会呈现。
    
    预计全年将完成营业收入3079.28亿元,同比增长16%;增加值完成831.72亿元,同比增长16%;上缴税金完成51.73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入完成341.5亿元,同比增长20%。我们认为,要实现全年目标是有把握的,其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突破目标明确、信心十足、措施有力。邢台市决定今后几年持续作为工业经济突破年,坚定不移地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谋划“三新三特”产业发展规划,实现民营经济高起点、快发展,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达到工业强市目标。
    
    二是培植了一批新的增长点。据初步统计,2007年四季度及2008年上半年投产的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有34个,这些项目将在下半年发生大的效益,预计全年将新增增加值22.3亿元,利润9.8亿元。
    
    三是煤及煤化工、硅材料行业成为邢台市民营经济的有效拉动力量。煤炭行业产销两旺,煤化工行业销售形势看好,销售区域不断扩大。晶龙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已列入省支撑产业,晶龙公司销售收入将由去年的64亿元达到今年的百亿元以上。随着晶龙公司项目陆续达产达效。今年这些行业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将成为邢台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应对原材料涨价局面
    
    目前,原材料、燃料涨价趋势已经形成,并且在将来一段时期内不会明显回落,我们应积极应对这一不利局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工业企业改造现有的生产技术体系。微观层面上,督促企业依据清洁生产的思想来组织工业生产,促进原材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宏观层面上,要积极延长工业产业链和兴建工业生态园区,促进企业间的经济循环,尽量消除废物的生产,提高资源
综合利用效率。
    
(二)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金支撑力度
    
    为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有关部门要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首先要发挥金融机构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当前许多金融机构已经不满足于存贷款的利息差收入,正在谋求投资收益,政府部门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投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平台,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其次要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逐步探索民营资金合作社的建立和成长模式,积极探索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发展,积极探索具有开拓意识、开放精神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工业企业,推动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工业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邢台市工业行业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偏大的结构特点没有根本改变。近年来我们在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建议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依照国家产业政策,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发展、长远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步伐。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招商引资、与国内知名大企业联合重组等方式,提升传统产业,促进钢铁、纺织、建材等基础产业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加大电子信息、设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力度。
    
(四)着力抓好新开工项目的正常生产和未开工项目启动工作。
    
    对尚未开工的重点项目,要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加大跑办力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地等实际困难,尽快落实各项开工条件,挤出时间,争速度,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以确保年度计划的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