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工业经济运行局采取五项措施力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发布时间:2009-03-02
来源:秦皇岛市工业经济运行局
一、抓微观、促增长,强化运行调控和监测分析。一是做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协调保障。督促引导发电、钢铁等用煤大户保持合理库存,特别是确保我市几个发电企业的煤炭储备控制在警戒线以上。强化电力供应调控、优化电力调度,切实做到保障重点、有序供电。统筹解决好重点企业的原燃材料供应,对重点行业和盈亏大户实行重点调度,跟踪监控。二是充分发挥市振兴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创新调度会议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完善企业问题交办卡制度,积极主动发现问题,邀请金融机构等部门参加协调会议,共同帮助企业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调度会议内容由原来的调度情况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针对近期县区和企业反映的6大类问题,我们将在一季度调度会上进行统筹协调解决。同时,加大工业经济宣传力度,从3月份起开始通过媒体公布各县区工业排名、增幅前20名企业以及亏损额排名靠前企业。三是建立全市工业企业数据采集系统,建立数据库,及时掌握企业产品价格变动、大宗原燃材料供应、资金需求等各种数据的动态变化,提高运行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度。扩大重点监控服务企业规模,在42家的基础上调整扩大到50家,对重点企业进行月调度。同时对百家成长型企业、41家丰收会员企业定期进行走访调研,及时准确了解企业运行态势,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水平。
二、优化环境,减轻企业负担。一是积极主动研究国家、省有关针对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信息,及时组织企业争取支持。二是实行市领导分包重点企业制度。把重点监控服务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分包给市领导,进行一对一结对,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开展应对金融危机经验交流活动。深入挖掘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组织座谈会、巡回演讲等方式加强宣传报道,进行全市推广。四是开展减负大检查,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县区、市直部门进行检查,严厉查处针对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等不法行为。督导检查全面落实国家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以及有关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治乱减负检查工作。
三、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一是继续打造专业化集成服务平台。继续发挥丰收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作用,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扩大覆盖面,延伸服务范围,把专业集成化的理念向全市企业复制推广,辅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增强企业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企业信用评级活动,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提供专业管理诊断服务。(目前丰收公司共有会员企业41家,对24家进行企业管理诊断,完成诊断报告17家,呈现或提交诊断报告14家,进行现场诊断沟通7次,与企业座谈17次)二是完善政银企合作沟通联系机制,定期组织召开银企现场对接会,同时组织相关投资公司与企业进行对接。三是推进产业集聚工程。依托我市优势主导产业,继续组织我市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开展关联企业产品对接,开展协作配套,帮助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四是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继续帮助恒嘉投资担保公司扩充资本金,使其成为注册资本金超亿元的担保公司,促其扩展担保范围,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担保公司,逐步扩大全市担保体系规模(目前,全市共有担保机构26家,注册资本7.05亿元)。五是推进百家成长型企业快速成长。加大对百家成长型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加强调度和协调,使之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预备队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百家成长型企业:昌黎15家,抚宁11家、卢龙12家、青龙9家,海港18家,开发区18家,山海关11家,北戴河6家;四大支柱行业共计73家,分别为机械36家,粮油17家,玻璃建材17家,金属压延3家)六是组织开展特色培训。积极推广“订单式”培训,完善以学校培养为基础、企业培训为主体、培训基地为重点的培训网络。通过开展企业管理高层培训班、聘请专家开展县区巡讲、举办河北省名家讲坛等培训活动加强对企业家和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培训,通过开展企业管理内训等方式加强对企业技术工人的培训。
四、加强工业项目的谋划和服务。一是围绕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包装谋划一批上下游的配套产品投资项目,积极寻求与唐承开展合作,采取措施促进资本与项目的对接,通过鼓励全民创业、中小企业二次创业、招商引资等各种渠道逐渐培育企业集群。二是加大对企业技改项目的服务、扶持力度,用足、用好国家、省市政策资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对现有设备和产品的更新、改造力度,继续加大对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谋划、调研力度,通过节电改造,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做好对县区工业经济的评价工作。在原有速度、可持续性、结构、效益、素质五项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亏损额和亏损面情况,充实完善考核内容,按照《秦皇岛工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要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评价相关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对县区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