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局五项措施对停产和亏困企业实施帮扶
发布时间:2009-06-03
来源:秦皇岛市工业经济运行局
一是深入企业开展帮扶。实行重点企业领导分包制度,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服务活动。实行工业经济运行联席会、企业问题交办卡和24小时企业问题受理电话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分析研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劳动服务、合同管理、经济纠纷、行业监管、项目审批等服务环节及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搭建专业化集成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秦皇岛丰收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业技术优势,为会员企业提供管理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业务资源等专业化集成服务,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找准产品及市场定位,拓展销售渠道。
二是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发挥钢铁、粮油、玻璃加工等产业链较长的优势,建立重点工业企业配套需求信息库,组织开展产品对接活动。以包装推介项目为手段,促进资本与项目的对接,支持鼓励上下游企业建立互利互信、联动合作机制,进一步缩短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集聚。在政府采购、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原燃材料采购中,坚持同质同价优先选用本地产品。已建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四位一体”的产销衔接联动机制,引导产需双方及时有效对接。
三是全力保障煤电油气运及资金等生产要素供应。统筹解决重点企业的原燃料供应,保障企业大宗原材料和重点产品的运输;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每季度举办1-2次银企对接暨银行金融产品推介会,积极邀请域外金融机构来秦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争取信贷支持。
四是引导企业进行适应性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应对危机,调整思路。大力支持技术改造,市财政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技术改造项目前期包装补贴 、贷款贴息、全民创业以及成长型、潜力型中小企业发展等。对装备制造、金属压延、粮油食品、玻璃建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改项目给与支持。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扶持企业渡过难关。联合市劳动、工业、税务等部门下发了秦劳社办【2009】26号文件,加大对阶段性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对于符合暂时性经营困难、制定稳定就业岗位措施且没有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可享受帮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