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河北民营经济网
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中国企业加快投资步伐

发布时间:2013-04-18 来源:金融时报
 “西方不亮东方亮”。由于金融危机给美欧经济带来巨大冲击,这两年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纷纷将寻找直接投资目的地的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在新加坡大华银行(中国)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建发眼里,制造业从中国向东盟转移已经开始,东盟正准备继中国之后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与本报记者连线的大和资本市场香港公司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则认为,由于劳动力廉价、基础设施改善、政策有利以及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东盟已日益成为对外来直接投资(FDI)更有吸引力的目的地。4月16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伟在京对记者证实,东南亚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且中国对东南亚的投资正转向新能源、制造业等新领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天,大华银行宣布未来三年对中国赴东南亚国家投资的企业提供的跨境贷款翻一番,并正式成立外国直接投资咨询服务部中国分部。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企业在东盟的FDI总额为44.19亿美元,同比增长52%,而东盟在华FDI金额为70.7亿美元,仅较上年增长1%。 
  “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张伟如是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已从传统的建筑行业和工程承包转向新能源、制造业、商业服务领域,投资手段也从传统的工程承包、直接投资向更加多元化的并购、技术合作、BOT等转变,张伟认为。大华银行商业银行部门负责人谭家仁告诉记者,“五年前,第一批投资东南亚的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方面,如煤炭,铁矿。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贸易集团、重型工业设备分销商、工程公司、建筑公司以及白色家电制造商投资东南亚。” 
  谈及中国企业对东南亚投资升温的原因时,陈建发认为,这与欧美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无关系,更多的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寻找机会为其下阶段的发展提供动力。实际上,目前有迹象显示,东盟正准备继中国之后成为新的低端制造业“世界工厂”。 
  据孙明春判断,目前新一轮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可能正在发生,这一次从中国转到了人均GDP水平低于中国的7个低收入东盟成员国(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尼、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以下简称“东盟7国”),中国在5-10年中可能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过去5年中国与东盟7国的工资差距已大幅扩大,未来四五年可能进一步扩大并加速,中国制造商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正在迅速被削弱。”“各种迹象显示,因劳动力成本更低,有利的人口特征以及近期采取的经济开放和自由化政策,东盟7国在继中国之后成为新的低端制造业‘世界工厂’方面居于有利地位。” 
  根据孙明春所在团队的观察,过去几年东盟7国正在接近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的出口国和制造基地。例如,1997-2007年中国的出口增速远高于东盟7国的水平,但从那时以来这种差距基本上消失。事实上,2005年以来,中国与东盟7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都有所扩大,其出口增速超过了去年全球的平均水平。 
  正是由于劳动力廉价、基础设施改善等因素的推动,东盟日益成为对FDI更有吸引力的目的地。数据显示,2002-2011年东盟FDI年均增速为25%,远高于同期中国的11%。实际上,东盟FDI总额2007年就超过了中国,但随后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接下来几年东盟FDI急剧下滑,中国的下滑幅度则较小。2009年以来东盟FDI迅速恢复了增长,2011年达到1170亿美元,略低于中国的1240亿美元。 
  “我们注意到,2011年进入东盟的大约55%的FDI都流向了新加坡,10%流向了马来西亚。其结果是,低收入的东盟7国只得到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尽管水平低,但东盟7国的FDI增速已高于中国和东盟,2002-2011年同比增速为31%。这表明投资环境改善已让东盟7国对海外投资者更具吸引力。”孙明春说。他还预计,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将在2-3年超过中国成为全球FDI最大目的地。 
  在中国企业踏上东南亚这块“热土”的同时,作为在东南亚地区非常活跃的银行,大华银行察觉到了商机并采取了相应举措。去年11月,该行成为中国国际贸促会的战略伙伴;4月16日宣布正式成立外国直接投资咨询服务部中国分部,且未来三年将对中国赴东南亚国家投资的企业提供的跨境贷款在目前十几亿新元的基础上翻番。据悉,2012年,大华银行对中国企业的跨境贷款增长了23%,占银行跨境贷款总额的25%,与2010年仅为3%的比例相比增幅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