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松绑民营企业
发布时间:2011-05-05
来源:《财经》
4月14-1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在“博鳌三日坛之民企走出去”论坛上表示,国进民退,最根本不是指有没有增长,有没有发展,这些都是表象。
赵晓称,如果地位平等,社会秩序及经济制度公正,即使民营企业竞争不过,也要承认,并表示,这“谈不上什么国进民退,国进民退的核心是在权力上的国进民退”。
赵晓认为,政府曾对外企及国企给予“超国民待遇”,唯独民营企业没有该待遇,而且截至目前,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他指出,很多领域将民营企业拒之门外,即使进入也会被迫退出。且民营企业屡遭侵权,权益无法保障。此外,民营企业还面临融资难。
基于上述情况,民营企业随着资金回报率的下降而对未来前景并不看好。民营企业以前依赖国际市场,但全球经济危机过后,开拓国际市场困难陡增。赵晓认为,此时民营企业本该冲刺其他领域,尤其是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相关的一系列领域,包括教育、医疗等,也包括现代服务业、金融领域,但这些领域没有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只能一个个工厂倒闭,”赵晓说,“我们看到温州许多工厂都关门了,温州原是世界打火机生产中心,最高峰时有300多家厂,现连100多家都不到,大量工厂倒闭。”
赵晓说,有些民营企业唯一的选择就是,把资金带出国,商场出现像官场“裸官”一样的现象--裸商。他指出,根据美国国务院资料显示,过去两年,全球投资移民到美国去的中国大陆人员占70%以上。
其次,民营企业投资转向资产领域。民营企业“黄金时间”已经逝去,浸淫于资产经济中,“大家都在炒房子,但不炒房子炒什么?他想进入正经做事的领域你不让进,他只能炒房,最后炒出’泡沫’来,”赵晓说。
基于以上分析,赵晓认为,造成民营企业困局的根本原因是,民营企业没有获得同等的权利。他呼吁,应当有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公正的经济制度”。
与此同时,赵晓提出“松绑民营企业”的观点。他表示,为什么民营企业拿自己的资本到国外去投资还要经过发改委批准,经过商务部批准,这一系列的问号其实都是我们政府管理改革、政府的创新,政府提升要回答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真正要担心的,民营企业走出去还有管理、文化,包括外部的风险等问题,“民营企业不经历这些问题不会长大,”赵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