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河北民营经济网
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各界言论

王黔平委员建议——构建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园区

发布时间:2012-04-23 来源:河北日报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省政协委员何焱、王黔平建议——— 构建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园区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百家央企入驻河北,这些重要的战略机遇都为我省中小企业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省政协委员何焱、王黔平建议,我省应围绕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构建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园区,克服中小企业目前的困难,提升企业竞争力。“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何焱委员介绍,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动力、产业空间分布、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她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我省的中小企业空间分布不合理,缺乏适度的集中和规划,基本处于自发形成、自我发展的状态。由于大部分企业是生产“中间产品”,需要再生产环节上与其他企业合作与交换。这样分散的空间产业结构,加大了产品在空间上的移动,增加了物流成本。同时由于空间的距离不宜建立企业间的信任,信用成本也会增大。“中小企业要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核心就是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中小企业既保持了灵活多变、反应敏捷的特点,又能形成群体规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这就需要由政府提供一个平台,加大支持力度。”王黔平委员认为,建立中小企业产业园区是克服目前中小企业的困难、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她们认为,我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战略定位是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我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我省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以及地理位置等的差异,构成了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和经济基础。在集群的模式上有两种路径的选择:一是发展经济园区的板块式集聚为沿海经济发展规划助力,二是发展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的产业园区集聚承接产业转移。

        何焱委员建议,发展经济园区的板块式集聚,就是要按照统一规划、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利用土地、房舍、街路整合资源,在沿海地区做好经过调整确认的各类经济园区,搭建起中小企业板块式集群的平台。在秦、唐、沧地区,尽快打造以中小企业为灵活发展的专业园区。利用唐、沧地区的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在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等区域扶植、壮大一批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同属一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建立企业间投入产出联系。利用秦皇岛、唐山地区的港口集聚优势发展港口物流、装备制造、粮油加工等中小企业产业园区。“发展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的产业园区集聚,就是利用区位优势,在劳动力集中地、信息和技术集中地、主要产地等,形成各类专业化中小企业的产业园区,为百家大型中央企业入驻河北,提供外围产品配套。”王黔平委员建议,要利用保定新能源及能源装备产业、保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廊坊电子信息产业、张家口矿山和工程装备制造、承德钒钛制品及装备制造等基地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为百家央企在河北发展提供条件。在保定、张家口、承德、衡水等地建立地理空间布局合理、分布密度高、利用基础设施充分的产业园区。坚持区域化布局,推进已经形成规模的自发性企业群落,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较大范围、较大影响的区域布局,并通过引进,调整产业结构,使调整后的布局与产业承接相吻合。

        两位委员提出,建立中小企业园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她们呼吁,政府部门要通过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在产业园区落户;在信贷支持、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在人才引进、职业培训方面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通过对中小企业产业园区的支持为我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条件,对百家大型中央企业入驻河北提供产业配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