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河北民营经济网
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 > 最新政策

关于开展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0-06-03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关于开展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的意见
    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动产、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资本化运作,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结合我省实际,对开展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权专用权质押融资提出如下意见:
一、放宽条件,鼓励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 
  (一)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设立的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及其他经济组织均可作为借款人进行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 
  (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信贷机构作为贷款人,融资性担保机构作为担保人,可以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方式向贷款人放贷或担保。 
  (三)借款人可以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动产作为抵押物,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动产抵押登记。向贷款人申请贷款或向担保人申请贷款担保,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贷款本息及保费;当借款人逾期不履行还款义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处分抵押物,并以处分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四)借款人可以其合法持有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出质,向贷款人申请贷款或向担保人申请贷款担保,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贷款本息及保费;当贷款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有权依法处分该股权,并以处分所得的价款优受偿。 
  (五)借款人可以其合法拥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中的财产权为质押,向贷款人申请贷款或向担保人申请贷款担保,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贷款本息及保费;当借款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有权依法处分该注册商标专用权中的财产权,并以处分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加强管理,依法开展融资活动 
  (一)动产抵押贷款、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动产抵押贷款和股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期限由借贷双方自主协商确定,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三)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科技创新型、节能环保型企业,驰名商标、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通过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 
  (四)借款人以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形式申请贷款或贷款担保,应向贷款人或担保人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贷款人应依法对申请人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融资用途、资信状况、偿还能力等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双方签订书面抵押或质押合同,依法开展信贷活动。 
  (五)贷款人和担保人应加强动产抵押和股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管理,建立健全贷款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监控和贷款收回与总结工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业务。 
  (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抵押、出质登记并协助贷款人进行相关信息查询;指导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的借款人依法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进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
三、发挥服务职能,创造宽松融资环境 
  (一)各级政府要将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纳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强协调,支持融资工作,促进企业和当地经济良性发展。 
  (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组织召开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座谈会,专题研讨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权质押贷款,统一规范融资条件和操作流程。银行要针对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质押贷款,积极向中央银行争取信贷政策支持,扩大信贷规模和业务各类。 
  (三)要采取多种方式,向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和银行、信用社、贷款公司、担保机构、典当行等有融资业务的单位广泛宣传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政策,引导企业通过股权、动产、注册商标专用权资本化动作,盘活资产,促进发展。 
  (四)贷款人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改进业务流程,简化审批程序,针对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量体裁衣”打造多种融资产品,为动产抵押贷款、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提供有力支持。 
  (五)建立动产抵押、股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融资工作沟通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理顺融资活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积极搭建企业融资对接平台,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六)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企业提供各种赞助或接受有偿服务,坚决杜绝抵押和出质登记中的舞弊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