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河北民营经济网
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 > 产经预警

市场消费疲弱严重供过于求,国糖价格积弱难返

发布时间:2014-09-09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截至8月29日,一路下跌的国内糖价终于迎来了反弹,从主力合约表现看,白糖1501合约从4461元/吨涨至4546元/吨,29日当日大涨了1.79%。业内人士称,当前国内糖市受到高库存以及下榨季甘蔗价格下跌预期影响,难以有大的起色。但多空轮番加仓或继续加剧糖价波动,郑糖下跌的势头或将趋缓。

 

        糖企库存压力大

 

        市场消费疲弱,严重供过于求一直是国内糖价走低的重要原因。近日,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汉德在参加于印尼日惹市举行的会议上称,中国的储备糖在今年9月30日可能增加到940万吨。这意味着,中国糖储备足够使用8个月。

 

        中糖协数据显示,至7月底2013/14榨季共销售食糖906.73万吨,同比减少208万吨。累计销糖率68.08%,剩余食糖为425.07万吨。从今年8、9两个月食糖销量的历史数据看,上榨季共销糖135万吨,历史同期最大值为203万吨(2011/12榨季),以此估算本榨季国产糖销量有望达到1042万~1110万吨。因此榨季末国产糖商业库存将达到220万~290万吨,远高于2007/08榨季创造的15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

 

        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卓创资讯白糖分析师郭兆庆表示,如果按照当前进度进行销售,预计9月底糖企仍将有200万吨左右的白糖剩余,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较大,加重了市场看空心态。

 

        郭兆庆表示,目前糖厂还寄希望于接下来几个月消费旺季的带动,能使糖市有所回暖。但云南糖网方面分析称,今年糖厂库存要完全清空难度较大,部分糖厂若资金链不是很紧张,清库存时间可能延长。

 

        糖价弱势难改

 

        “因为白糖主产区广西云南等地天气潮湿,国产糖的质量受到影响,糖厂着急在10月新榨季之前把糖卖出去,因此会对价格有一定影响。”郭兆庆告诉记者,糖作物是3年增产3年减产,2014/15恰逢减产年,前期从种植面积等方面预测,南方主产区的糖产量预计要比去年少100万吨左右,但从市场情况看,预计仍然会有200万吨糖留到下个榨季卖。“如果这个榨季的糖卖不完,价格会持续低迷,下个榨季的糖价也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行情,不过现在还得看8、9、10几个月的销售数据。”郭兆庆说。

 

        郭兆庆称,影响国内糖价的因素除了国内库存高企之外,还有大集团突然大幅降价的因素。在8月中旬左右主产区广西龙头企业报价大幅走低,单日价格下跌50元/吨,为本榨季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大集团的降价动作使得小企业不得不跟随下调,这更加重了市场看空的心态,下游企业以及经销商多不敢继续拿货,市场交投气氛较为清淡,市场压力又转移至糖厂。

 

        此外,进口糖的涌入也加大了国内白糖的销售压力。美尔雅期货分析师孙元奎表示,由于外糖价格相对较低,进口有利可图,因此过量进口的外糖对市场造成了影响。加上外糖价格并不稳定,一直处于动荡起伏状态,受到内外糖价格联动影响,国产糖也难以扭转颓势。

 

        整体上看,当前国际国内糖市都面临供求失衡的问题,但由于糖价一直下跌,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巴西糖企将不再榨糖,而会直接进行乙醇生产,这会对食糖供需格局造成影响。从国内市场看,由于价格一直下跌,糖企开展促销,糖市有望迎来低位反弹,但供应压力仍然是压制糖市根本性反弹的一块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