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多措并举推动工业经济加速跑

发布时间:2022-07-07
  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围绕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用足用好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坚持扩大投资、深化服务、强化培育、政策引领,多措并举稳定工业经济大盘,推动工业经济实现加速跑。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高于全省增速5.9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狠抓工业投资,夯实发展基础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总量做大、结构调优的根本抓手。一是加强项目谋划落地。充分发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食品、装备制造等产业规划引领作用,认真谋划了一批支撑力大,带动性强,补链性好的重点产业项目。目前全市在建工业项目864个,同比增长85.1%;新开工工业项目427个,同比增长174.5%。二是优化项目服务解难题。对全部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包联全覆盖,实行名牌包联,逐项目挂牌,列明包联人和联系方式,做到无事不打扰、有事随时到,实实在在为项目解决困难问题。三是强化督导调度推进度。对二季度集中开工的275个工业项目,实行专人盯办,全过程动态管理,逐项目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强督导、优服务,推动项目按计划推进。
  优化企业服务,保障稳定运行
  把优化企业服务作为保运行、稳增长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包联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对全市全部规上企业,按照“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专班,实施包联全覆盖。成立8个由局领导带队的包联工作专班,对23个县(市、区)、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和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行包联,定期走访调研,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保障企业稳定生产,项目加快进度。二是发挥线上服务作用助企解困。积极推动省“为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成立市、县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发挥平台“便企、惠企、助企”作用,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企业4382家,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入驻平台,提交解决问题93个。三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针对国内多点散发的疫情对我市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形成的制约,三批推荐401家重点工业企业纳入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全市工信系统核发河北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5616张,解决企业物料保供问题,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发展专精特新,引领创新发展
  把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建立梯度培育机制,实时组织企业入库,筛选重点予以精准培育,今年新增“专精特新”128家,总数达到500家,居全省首位。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对全部“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实现全覆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征集装备制造和食品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奖补项目,奖补资金3280余万元。三是强化融资支持。与7家银行合作签约,组织银行机构深入县(市、区)上门进行银企对接,累计帮助“专精特新”企业获得授信额度15亿元。
  强化政策扶持,激发企业活力
  通过出台落实一系列惠企政策,进一步提振企业稳产决心和投资信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出台各项惠企政策。相继出台关于支持装备制造产业和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工业企业技术改造18条和支持培育(引进)规上工业企业26条实施细则措施、稳住全市工业经济大盘的6条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激励作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强政策宣传服务。聚焦服务企业发展,谋划开展线上线下公益服务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讲培训、上市融资培训、知识产权等活动11场次,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印发《石家庄市支持工业企业发展政策汇编》,发放规上企业,确保每家企业知晓政策、会用政策。三是兑现落实惠企政策。在去年四季度兑现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1.1亿元奖补资金,和今年一季度兑现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和现代商贸物流产业1.06亿元奖补资金基础上,正在组织开展今年第二批奖补资金申报发放工作,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助力企业加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