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防科技工业发展
全省国防科技工业坚持强军保军为首责,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取得新成就。各军品研制生产单位以军为本,全力攻关,大力协同,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年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高新工程进展顺利,一批新装备设计定型,按计划交付部队使用。重大专项配套产品研制生产取得新成绩,中国电科54所、13所等单位圆满完成了探月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载人航天等保障任务。军队企业的维修保障任务顺利进行,民口军品配套企业的配套层次和配套领域不断扩大,6家单位完成了新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现场审查。
二、军工经济稳中求进呈现新特点。全行业各单位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奋力开拓军民两个市场,军工经济健康快速增长。根据军工单位快报数据,2014年全省军工企事业单位完成总产出603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总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增加值110.9亿元,同比增长15.6%。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收入增长16.7%。
三、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2013年全系统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40亿元,占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14%。(最新数据)2014年全系统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奖47项;获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专利奖6项。军工系统19项产品和技术信息分别被遴选列入《2014年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和《高新技术和产品推荐目录(2014年度)》。20家省级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和20家创建基地通过认定。高分专项数据应用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建立完善了“总指挥、总设计师”的两总师管理体制,高分数据在公安、环保、农业、国土、气象等行业开展了示范应用。
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迈出新步伐。着力实施“产业、项目、企业、园区和产学研用平台”五位一体工程,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向着纵深发展。《河北省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纲要(2014—2020)》在省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促成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鼓励民口单位和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优惠政策;由10名省人大代表在省第十二届人代会上提出的《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促进条例》议案列入人大立法程序。9家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3家省级示范基地和345家军民融合型企业(单位)通过认定,市场主体不断壮大。2014年省级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87个,带动项目建设总投资67亿元。“中国·河北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成果展洽会”顺利召开,会上省政府分别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签约,落实政校、校校、校企产学研用合作项目146项,总投资额680亿元,达成合作意向726项,军工科技创新成果将进一步向我省转移聚集,开辟了一条校企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河北省军民融合动态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为企业与军队需求对接搭建了服务平台。金融助力产业发展取得实质进展,在省级以上产业示范园区试点设立军民融合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组织召开军工系统银企对接会、股权交易所与拟上市企业对接会,为军民融合型企业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
2015年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国防科工局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强军为首要责任,以军民深度融合和深化改革为主题,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军工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法治军工建设,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推进“三个河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具体思路:以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主线,坚持保军和发展两大根本,强化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两大支撑,运用好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基金和专项发展资金两大抓手,抓住设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研发孵化机构两个关键,突出空间信息产业和核应急体系建设两大重点,培育好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和军民融合示范园区两大载体,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和人才队伍建设两个保障。
发展目标:总产出增长12%,工业增加值增长15%。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1200亿元,增长18%以上。
重点工作:
一、抓根本,确保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各军品研制生产单位要确保武器装备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确保军品任务按节点完成。一是着力打好高新工程攻坚战,狠抓技术攻关,加强质量管控,抓好已有重点型号的研制生产。二是研究“十三五”装备发展趋势,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积极谋划“十三五”型号立项申报。三是围绕新装备研制任务,切实抓好军工核心能力体系建设,要超前布局,重点突破,大力推进型号研制保障建设,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强军品配套能力建设。四是加快民参军工作,完善“河北省军民融合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与新开通的全军装备采购信息网对接,使我省优势企业先进的技术、产品、工艺、设备、材料服务国防军队建设。五是编制全省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及民口配套等专项规划。六是协调省政府调整变更省高新工程领导小组领导人员,充实小组协调保障职责,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和解决渠道,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二、抓创新,大力提升国防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一是研究用好国家和省市的科技创新政策,申报争取国防科技基础、基础科研、配套科研项目,同时对接我省“616”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争取一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支持。二是推进落实好“中国﹒河北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成果展洽会”合作成果,发挥展洽会平台作用,使展洽会永不落幕。三是建好创新平台、联盟。研究与总装知识产权局共同搭建国防知识产权信息平台,进一步促进国防科技成果向我省聚集、转化。继续联合省直部门开展产学研用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积极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体系。围绕军民两用高新技术,建设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四是推进省部共建高校、国防特色学科、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工作,积极引导我省共建院校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五是做好高分数据推广应用工作。抓住高分二号黄金数据推广契机,组织我省相关行业和市县积极开展应用,为张家口申奥、京津冀环保等我省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信息支撑。在应用基础建设上,要拓展高分中心与省直部门的合作,成立省空间信息产业联盟,编制论证省高分数据应用规划,建设省级高分应用平台和高分应用国产软件重点实验室,建设好高分应用产业园,争取全国第一块高分应用产业化基地授牌,推动河北省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三、抓融合,全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高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大旗,继续实施产业、项目、园区、产学研用平台和军民融合型企业五位一体战略,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落实庆伟省长抓大项目的指示精神,启动实施“12311”工程,即1个基金、2个200亿元以上的军民融合产业重点项目、3个100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筹备成立10个拟上市集团公司、自主创新或引进100项军民两用新技术。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围绕航空航天、核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主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抓紧引进和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利用省级军民结合产业资金,支持一批军民结合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和示范园区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二是狠抓军民两用技术。举办军民两用技术对接、推介等活动,建立军民结合产业孵化基地,探索推进军民两用技术转让、入股等交易,加速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三是狠抓规划和政策引导。积极推进省委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关于推进河北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意见》,争取以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名义印发。四是狠抓金融助力军工发展,与省金融办联合在若干省级以上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真正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抓改革,努力激发军工企业发展活力。全系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紧迫性、重要性,按照我省和集团公司的思路要求切实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经过研究,党委要成立我省国防科技工业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行业的改革工作。一是加快企业整合重组。整合资源,探索组建军工集团和民爆集团。积极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鼓励优势骨干企业通过资产收购、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企业规模,努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按照国家国防科工局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革。二是提高资本运作水平,把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工作落地做实,要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股权交易等工作。三是加快走出去和军贸工作力度。有实力的企业要抓住当前开展国际并购的难得机遇,迈开步伐走出去发展。抓住军贸发展机遇,进一步拓展军民产品出口,推动军贸工作实现新发展。
五、抓责任,强化行业安全、质量、保密和稳定工作。一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军工和民爆都是高危、高爆行业,安全工作绝不可有丝毫懈怠。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过程管理、现场管理,加强重大危险源管控,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确保全行业安全形势平稳;推进核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做好沧州海兴核电建设的核应急相关工作。二要强化保密工作。落实保密和反间防谍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涉密人员、涉密载体、外场试验、技术合作、宣传报道、信息发布以及协作配套等环节的管理,扎实推进安全保密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军工单位周边环境安全保密专项整治,坚决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三要强化质量管理。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理念,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确保武器装备高质量和高可靠性。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质量专家行活动,做好质量监管服务工作。四要继续做好民生和维稳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厂办大集体改革、兵器“三供一业”社会移交等一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遗留问题、影响全系统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干部职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全力确保系统稳定,努力建设和谐军工。
六、抓作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服务监管工作。一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以建设法治的河北军工为目标,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局机关要恪守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强化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理念,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在军工法制建设方面,健全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机制,完善法律风险管理,强化法律人才和经费保障,开展军工法律共性问题研究,提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法律制度保障措施;在法律人才保障方面,继续强化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开展公司律师试点工作,探索公司律师、公职律师、社会律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要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积极谋划为企业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三是继续深入推进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大力开展“流程再造”,规范工作流程,做到各项工作挂单督办,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