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装备制造业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3日     来源:装备工业处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14年装备制造业情况
    
  一、经济运行情况。受经济形势大环境影响,2014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受总体需求偏弱、装备制造行业遇到近10几年以来增速最为缓慢的一年,下行压力加大,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落。影响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中占比最大的汽车行业增速回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亏损额急剧攀升的原因。但我省装备制造业运行态势总体基本平稳。
  1、2014年装备制造业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4142家。较去年增加52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0047.49亿元,同比增长10.62%;完成销售产值9855.37亿元,同比增长11.23%;完成工业增加值2416.49亿元,同比增长8.78%,近10年增速首次跌破1位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92.07亿元,同比增长9.04%;实现利税854.16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利润完成586.67亿元,同比增长1.91%。
  2、2014年我省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特点。装备制造业工业仍是我省工业的主要增长动力。2014年我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16.49亿元,同比增长8.78%,高于全省工业3.6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74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6.59%。占全省工业比重略有增加。受光伏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的拉动,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速逐渐回升。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在经历了2012、2013连续两年的负增长之后,2014开始由负转正,并且增速逐渐加快。其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本期完成出口交货值72.85亿元,同比增长129.32%。受汽车行业利润增速下降和电工电器行业亏损增加的影响,全行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再创全年新低。产品价格指数虽有回稳趋势,但仍在低位。
  二、省重点大项目、央企合作项目顺利推进、助推装备制造蓄势发展。一是汽车产业实力增强。长城汽车徐水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前期50万辆的工程基本完成。邢台清河御捷车业改造项目迅速提升、已取得国家整车生产公告资质;广通银隆邯郸分公司、石家庄中博汽车搬迁改造等项目建设顺利,即将申请国家验收、公告;北汽现代四工厂项目已落户河北并开工建设等。二是央企合作项目快速建设。中航工业与邢台市政府合作的长征汽车搬迁改造项目有了实质性进展;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快速建设-中美合资塞斯纳飞机公司发展势头良好;通航运营和服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保定惠阳科技工业园、保定向阳航空科技装备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中农博远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已完成投资5.26亿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三是2014年内有339个符合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的装备制造项目,获省财政支持资金21311万元。
  三、高端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快速发展。2014年是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在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唐山客车公司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当年新造高速动车组584辆、普通客车970辆、城轨车20辆,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利税30亿元;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面临新厂建设、搬迁、科研生产等多重艰难任务下实现产量和效益大幅增长,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293%。石飞公司2014年交付各种飞机40余架,实现了企业整体搬迁后飞机交付的快速增长;山海关船舶重工公司获新加坡2+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3座平台已正式开工建设;唐山航岛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建设的“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项目,即将进入工程建造阶段;一批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企业快速发展,如:河北汉智、沧州致胜、承德华远、衡水泰华伟业、廊坊智通、精雕、恩希、保定标正、秦皇岛齐燕数控、尼特、天业通联、唐山松下、开诚、开元、海贺胜利等;2014年有两个项目(标正、宏润重工)获国家专项支持资金3376万元。
  四、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取得初步成效。按省政府要求,我厅承担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工作,2013年-2015年间我省计划推广新能源汽车总计15141辆(拟调整为6400辆),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充电站83座、充电桩5455个,目前,已实现推广应用各种新能源汽车1486辆,完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站14座、充电桩307个。在全国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热潮的促动下,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新增车型16款(长城1款、长安6款、清河御捷车业5款、上汽曹妃甸新能源4款),邯郸银隆、石家庄中博、邢台红星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企业与产品资质正在申办中,预计2015年将为市场提供各种新能源汽车28000辆。
    五、企业管理进一步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行业准入以来,装备制造行业陆续开展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船舶规范条件、海洋工程规范条件、农机准入条件、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等审查工作,开展了汽车和铸造企业规范条件的培训,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管理提升,规范了企业行为,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2014年有161家铸造企业获得国家工信部公告,有6家汽车企业获得工信部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整车企业2家。鸡泽铸造园区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立了首个专门为铸造企业产学研服务平台。
   
  2015年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任务
   
  总体思路: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精神,本着“三个坚持”(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创新思维和担当精神,立足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服务模式,紧紧围绕促进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抓好各项工作。
  总体目标:一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比重达到20%以上。二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分别发展到155家、45家和30家。三是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汽车、交通运输装备、能源装备、工程与专用装备、基础装备等五大领域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82%以上。四是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企业达到7家。
  重点工作:
  重点抓好“促进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实施方案”的落实
    增强服务和建工业强省的意识,聚焦大园区、服务重点企业、推动重大项目,为进一步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做大做强汽车、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推进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为装备制造业“十三五”快速发展成为我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打好基础。
  1、汽车提质扩能工程。加快保定长城汽车基地建设,支持长城汽车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重点推进长城汽车新技术中心建设,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试验中心、试制中心、造型中心和动力中心;支持长城汽车新增50万辆整车和为其配套的零部件园及物流园项目建设,2015年长城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支持长城汽车依托4S店开展汽车租赁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国内第一自主品牌。积极同北京、浙江吉利开展协同对接,跟踪服务北汽现代第四工厂、吉利张家口分厂项目建设,尽快形成3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加快定州长安汽车工业基地建设,支持河北长安汽车发展节能环保型车辆。以上汽唐山客车、保定长安客车、邢台御捷车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石家庄中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引进比亚迪等大型汽车企业在我省建设新能源汽车分公司。支持河北神舟巨电、武安奥钛、唐山锂源等企业发展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以新凯、新宏昌、肥乡远达、华元重工、亚特重工、黄骅宏泰等专用车企业为龙头,紧跟市场需求,发展高端产品,拓展应用领域。加快风帆(大王店)产业园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年产500万只免维护电池、AGM电池等10个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长城汽车年产35万台发动机、长安汽车年产30万台发动机、凌云集团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中信戴卡高压铸造气缸头盖和差压铸造转向节支架等关键配套件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清河汽车技术研究院研发条件,为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2015年,全省汽车整车产量达到130万辆,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00亿元。
  2、交通运输装备拓展工程。加快石家庄通用航空基地建设,支持中航通飞华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建设,加快通用飞机产业化步伐,2015年形成年产300架通用飞机能力;推进塞斯纳二期项目建设,2015年形成80架塞斯纳208系列新产品生产能力;支持通飞公司大力拓展航空服务业务,打造成具有通用航空整机产品研发制造、航空产品部件生产配套、通用航空运营和飞行员培训的全产业链基地;加快保定惠阳科技工业园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航空螺旋桨研发和制造基地;加快保定向阳航空科技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设,建成中航工业柔性智能工艺装备研制中心、数控机床再制造及备件中心、航空专用装备及航空产品制造生产基地。加快唐山(丰润)·中国动车城建设,支持唐山轨道客车、南车石家庄车辆、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集团等优势企业,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车辆高端制造、城轨和磁悬浮列车、碳钢车、货车修造、铁路专用车、列车空调等,支持企业拓展交通运输服务业,提供轨道交通设计、检验检测、试验、建设与运营服务全面解决方案;积极推进唐山轨道客车高速动车组试验线及制造能力提升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争取早日竣工;加快中国南车石家庄产业园项目建设,尽快实现搬迁投产;支持54所远东通信公司TETRA轨道交通车载系统项目建设,加快在地铁系统应用步伐,替代进口。支持山船重工与唐山航岛海洋重工合作建设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项目,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快海警用、旅游用、运输用等多种类产品研发,力争2015年具备生产条件。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0亿元。
  3、能源装备升级工程。积极推进保定能源装备基地建设,支持保定天威、国电联合动力、中航惠腾等优势企业,大力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电网设备、高端风力发电设备等高端装备,加快研制离岸型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关键核心配件,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支持保定天威特高压变压器制造能力提升、国电联合动力风电系统控制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中航惠腾低风速型系列化大型风轮叶片产业化及生产线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秦皇岛哈电AP1000核岛主设备研制项目建设,重点发展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核岛补水器和热交换器、核级泵、核级阀等高端装备。支持宏润重工大力发展压力容器锻件、主管道锻件、主管道,加快推进核电大型复杂管件关键制造工艺改造项目建设,2015年形成生产能力。加快张家口西山装备基地、石家庄煤矿装备基地建设,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改造现有刮板输送机、采掘机、钻探机生产线,提升产品性能,积极发展煤矿工程总承包业务;支持张煤机采掘机械装备综合实验室、石煤机工程机械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技术水平。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0亿元。
  4、工程与专用装备品牌培育工程。扶持中铁山桥、河北宣工机械、中钢邢机轧辊、河北农哈哈、河北海贺胜利印刷机械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发展壮大,提升企业知名度。将天业通联、安瑞科、中农博远、廊坊大厂首钢装备等优势企业做为驰著名商标的培育重点,逐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大扶持盾构机、架桥机、起重机、天然气储运设备、水泥装备、冶金装备、播种机、玉米收获机等创建名牌产品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廊坊大厂首钢装备基地、中农博远农机装备基地、石农机现代农装基地、中国恒天特种纤维装备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冶金装备、大型高效收获机械、大型高档农机具、设施农业和精细农业装备,鼓励引进大马力拖拉机制造,积极发展高档特种纤维装备和数字化纺织设备。加快安瑞科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力争中农博远年产3万台农业装备项目2014年底前竣工投产;加快河北博亚农机棉花苗木移栽机及大功率拖拉机、石家庄农哈哈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中国恒天集团邯郸特种纤维设备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白俄罗斯大型高端农机装备项目(产业园)落户邯郸。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
  5、强基工程。推进沧州管道、泊头模具、临西轴承、永年紧固件等基础装备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新兴特种管材生产研发基地建设。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整机企业与关键基础配套企业联合攻关,积极推广高效绿色基础生产工艺,重点发展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强度、长寿命及高附加值和低能耗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支持宝钢特钢与宏润重工、718所与永年标准件等与央企合作项目,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合作开发高端产品。加快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以保定标正机床、廊坊精雕、河北汉智、唐山开元、承德华远为龙头,重点发展数控机床、3D打印机、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伺服电机等高端装备,攻克控制系统、减速机构、伺服电机等关键基础工艺技术,加快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支持河北冠雄数控机械光机电一体化数控成套设备、泰华伟业服务机器人产业化项目建设,争取2015年底完工达产;加快唐山开诚集团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研发基地、河北亚森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设备项目建设,力争早日竣工,2016年实现达产。
  二、努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工作,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2015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公交车和公共服务领域优先,出租车和私人领域跟进,充分利用引进社会资本,大力建设充电设施,带动我省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具体采取六条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督导和通报。认真落实各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体责任,要在自身权限内,结合财政状况,尽快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办法》(包括新能源汽车省、市财政资金补贴使用办法)。交流工作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研究办法措施,明确任务和分工,加强督导和通报。二是克服困难,确保完成新能源公交车任务。今年底,全省要完成新能源公交车3795辆的三年目标任务。三是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积极研究对策,引导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电池生产商和其它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各市要积极谋划在商业聚集区、公共停车场、居民社区和地下停车库等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努力为新能源汽车创造安全、便捷、价优的充电服务环境。为要确保冬奥会代表团到我省考察时,在张家口崇礼配合中兴通讯无线充电系统使用上新能源汽车。四是及时确定公共服务领域用车范畴和补贴标准。五是借鉴经验,开展新能源出租车试点示范。将石家庄、保定、秦皇岛3个设区市作为试点,开展新能源出租车运营。六是制定利好政策,惠及广大百姓。
  下大力气在装备制造推动量化深度融合,促进智能制造装备发展
    “信息技术”是装备制造业的倍增器,通过信息技术的改造大幅提升装备制造业在产品品质、效率、能耗等全方位的水平。2015年我们应重点从五个方面促进两化融合。一是结合工业强基工程的实施,发展智能基础件、智能工具。二是搞好调研,推进数字企业建设。推动基础好的企业打造数字企业。三是在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中,要大力提倡使用和开发节能技术、生产节能产品,降低单位能耗降。四是积极借力向企业推进最新信息技术,推进装备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五是力推智能制造装备和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制定支持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措施,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环境建设等措施,引进吸收一批先进企业来我省兴业发展,改造提升一批我省具有发展基础的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
  开展好首台(套)认定和扶持工作 推进产业发展
    为鼓励支持我省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步伐,2015年将首次开展装备制造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认定、扶持和管理工作。一是确定重点领域范围。2015年要重点向智能制造、机器人、铁塔等行业领域倾斜。二是界定首台(套)技术装备的特征。三是确定申请扶持的首台(套)技术装备的条件。河北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四是研究制定认定、扶持程序。
  以行业准入为抓手,深入开展企业规范条件
    依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各行业准入规范条件,联合研所、协会等组织好宣贯培训,深入企业调研指导,开展专业人员评审和评审后再指导,促使企业行为逐步走向规范,要将规范条件的达标逐渐打造各行业的一种文化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