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3日     来源: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1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全省软件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4.29亿元,同比增长4%,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卫星导航运营中心和产业基地建设。中国电科卫星导航运营中心建设了综合智能位置服务平台、空间位置数据中心以及支撑多业务运营的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统一开放平台。承担了交通部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发展在线用户2.5万名。平安校园项目已在石家庄市1.5万名中小学生中应用。老人关爱监护项目已在石家庄市有特殊贡献的离退休干部、80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等1万名用户中示范应用。河北汉佳发起成立北斗导航及位置服务产业联盟,已与湖北、宁夏、陕西、四川、山东省等地十余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廊坊数据产业园区建设。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规划总机架11万架,1万余台服务器已经投入商业运营。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项目规划云计算机架4万余个,一期机房楼已完成了设备安装调测阶段。一批国家级金融数据用户相继落户廊坊数据园区,该园区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金融数据基地。
  3、张北数据产业基地建设。编制完成了张北数据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初稿),待征求各方面意见后组织专家论证。协调推进张北云联数据中心、阿里云数据中心、“京北云谷”、全国教育云数据中心等建设项目进度,使其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数据产业基地,促进我省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二、全面落实产业政策
  贯彻落实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河北省《关于加快我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积极协调税务、商务等有关部门,确保软件企业享受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建立了信息化测评、软件评测、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电子认证等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组织开展ITSS(信息技术服务)推广应用,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培育和发展了医疗电子、电力电子、安防电子、交通电子、智能仪表、节能环保监测、智能控制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发展迅速,重点骨干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软件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部分技术处于国内或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4年12月,全省通过软件企业认定并年审有效的企业350家,(2014年新认定75家),累计登记软件产品5027件(2014年新登记693件)。具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企业104家,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企业8家,23家企业通过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3家通过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通用部分符合性评估。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26家,超千万元138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三、实施物联网促进工程
  积极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13】53号),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物联网发展的九项措施》。目前,石家庄卫星导航等6大物联网产业基地、河北广联国家二维码注册解析等10个公共服务平台、河北蓝海工业企业能耗监控等9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进展顺利,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已经起步。康泰医学远程医疗系统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物联网示范应用案例,数量全国领先。由河北广联搭建基于OID体系的国家二维码注册、解析平台已投入运营,国内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已完成注册并展开应用,涵盖农业、家电、媒体、烟草、IT等二十多个行业,目前正在进行商业模式和应用模式创新。同时,依托I-OID注册解析平台,河北广联公司联合中国环科院、保定风帆和天津大学承担国家发改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铅酸电池资源循环体系”课题研究,对废旧电池回收实施可追溯管控。积极争取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我省风帆股份等5个项目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支持数量和资金额度均领先各省。2014年1月,作为唯一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确定我厅为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单位(标委办工二【2014】33号),参与研究制定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
   开展项目招商活动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与浪潮、阿里巴巴、百度、航天信息、达梦等业内知名企业建立联系,推进项目合作。会同中国二维码产业联盟组织相关企业到张家口空港产业园区考察,探讨合作事宜。组织相关机构和企业赴北京、江苏、陕西、重庆、大连等地考察并开展招商活动。加强与中国电子商会、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等机构联系,争取其协调相关资源支持我省发展。
   注重产业发展研究
    组织开展了全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人才状况及需求情况分析研究工作。做好我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期准备工作,对“十二五”以来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2015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
    
   工作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加强合作、对接京津”的原则。提高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技术支撑能力,拓展在工业、农业、商贸流通、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服务范围。协调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强化与北京的务实合作,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以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制造为引领,突出抓好物联网应用与产业的融合。推进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间的合作和业务的融合,引导企业建立业务协同的合作组织。支持软件园区(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其吸引、聚集、服务企业的承载能力和水平。
    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依托,以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着力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为途径,努力做大产业规模,推进软件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到2015年,全省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30亿元,同比增长7%以上。
   重点工作安排:
    一、促进云计算与大数据集聚发展。推进张家口、廊坊、秦皇岛、承德等云服务基地建设。组织完成张北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推进张北数据产业园及云联公司张北云联数据中心项目建设,优化电力供应、通信、土地等资源配置,引导大型数据中心向张北地区聚集。强化与浪潮集团的合作,引导其入住省内园区,提高数据园区运营维护的整体实力。推进北京亦庄开发区云基地与廊坊数据园区的合作,组织廊坊与北京市经信委的工作对接,与北京、天津谋划打造“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提升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润泽公司国际信息港运营能力,引导相关企业的合作聚集。积极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力争实现张北、廊坊开发区、三河燕郊、保定涿州与国家互联网骨干网直连,打通国际互联网络出口通道,提高数据园区畅捷的网络互通能力,增强我省数据园区提供国家级数据服务的能力。开展廊坊开发区、三河燕郊数据中心能源需求调查研究分析,为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合作,探讨大数据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在数据智能分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数据挖掘商业模式、大数据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与兄弟省市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为推动我省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二、加强物联网应用示范。深入贯彻《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物联网发展的九项措施》,充分利用省物联网发展联席会议平台,依据《河北省物联网发展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密切分工合作,完善部门、行业、区域间的物联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发展、标准制定、应用推广、安全保障等问题。按照“建平台、强产业、促应用、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加快国家二维码注册解析平台、省物联网产品和应用系统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基于物联网的地下管线探测平台、电梯远程监控平台以及基于物联网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应用牵引,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控制、环境保护、智能家居、交通物流、公共安全、绿色农业、商贸流通、远程医疗、食品药品监管等方面应用在工业、交通、环保、物流等行业和领域组织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组织开展废旧铅酸电池、中医药和钢材生产流通全周期追溯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并积极推荐上升为国家标准。加强与国家二维码注册解析平台对接,推动国家统一标识的二维码技术产品在我省各行业广泛应用。促进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引导业务相近、有关联性的企业开展业务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合作组织,充分释放政产学研用各方面优势和积极性,加快适用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积极争取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三、推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创新发展。加快石家庄卫星导航产业园建设,发挥我省技术、人才和装备条件优势,不断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打造技术和产品应用示范中心、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心、数据和信息服务中心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农田水利、环保气象、文化旅游等行业应用为主导,完善北斗系统地面增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平台,带动卫星导航芯片、终端设备、电子地图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卫星导航运营企业与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的业务融合,搭建围绕导航运营谋求合作发展的平台。
  四、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快速成长。按照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评价标准,筛选具备基础条件的企业,有针对性培育发展,提升规模和实力,争取2015年有1-2家软件企业进入国家规划布局。对软件企业进行细分领域划分,实施分类指导,扶持“特精尖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扩大技术应用推广范围。充分发挥省软件评测中心平台作用,及时发布软件产品测试结果和软件产品分类目录、计算机系统集成企业及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名录,扩大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及服务产品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平台的服务功能,丰富平台的服务产品,为政府购买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参考依据。四是持续开展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宣贯工作,密切跟踪工作动态,做好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能力成熟度分级评估的准备工作。
  五、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按照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落实对通过CMMI(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的企业的补助资金。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取得CMMI资质认证,提高软件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拟定CMMI认证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做好备案评估、认证过程、审核验证等环节监督,严格规范补助资金使用程序。搞好银企对接和保企对接,探讨和尝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与金融保险机构商业模式创新。引导设区市树立信息化应用市场就是最大资本的理念,整合信息资源,打通信息孤岛,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通过市场行为推进顶层设计者、总集成商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深入合作。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定及评审工作的监管。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办好和协助办好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和软件交易会,积极组织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利用展会平台开展交流合作。拓展与国内大型软件企业、特色企业和相关机构交流渠道,力争在应用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有所突破。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吸引中关村软件企业和高端软件人才落户河北。
  七、抓好企业运行监测。加强对全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享受产业政策和入统情况监测,客观准确反映行业经济运行态势,把握重点监测企业情况和重点经济指标的走势,加强对落实产业政策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强化对行业经济运行中重大项目的跟踪监测和预测分析,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全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八、开展《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重大课题研究。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河北自身产业发展实际、产业发展基础、研发创新能力、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和进程、各设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明确全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发展目标,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思路对策,为科学编制《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