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工业经济运行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3日     来源:运行监测协调局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14年工业运行情况
   
  2014年,在外有宏观经济下行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内有压减过剩和落后产能及大气污染防治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全省工业经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我们以“稳增长、保目标,强帮扶、增效益,压产能、调结构”为核心,在工业运行中坚持加减并举,不断加强企业帮扶保即期运行,大力度减轻企业负担查涉企收费,在结构调整中坚持加减并举,千方百计培育新增长点做大增量,坚定不移压减过剩和落后产能做优存量,在开局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全省工业经济总体实现了平稳增长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规模以上工业缓中趋稳。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连续下滑,多个地区出现负增长,5-7月逐月回升,重点地区实现由负转正,8-10月趋于平稳,累计增速基本保持在5%以上,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758.3亿元,同比增长5.1%,居全国27位,比1-2月高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4.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个百分点。
  二、企业效益有所下降。2014年,全省规上企业1366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32.2亿元,同比增长0.8%,比去年同期低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421.7亿元,同比下降6.7%,比去年同期低20个百分点;上缴税金1540.8亿元,同比下降0.4%,比去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1747家,亏损面为12.8%,比去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两升两降”。重工业占比下降,全省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690.1亿元和906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和4.7%,轻重工业比为22.9:77.1,重工业比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占比上升,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增强,实现增加值2416.5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为20.6%,较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上升,高新技术产完成增加值1540.4亿元,同比增长13.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3.1%,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占比下降,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656.6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省规上工业39.6%,较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
  四、民营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4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个数达265.5万个,同比增长3.5%;期末从业人员达2077万人,同比增长3.1%。全省民营经济累计完成增加值19894.4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省GDP比重为67.6%,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上交税金2713.4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省全部财政收入的72.1%,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五、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14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2016家,超目标任务416家,其中,新建投产入统工业企业351家.。同时,全部新增规上企业中,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及电子信息企业占63.3%,有力促进了全省工业的转型升级。
  六、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任务。2014年,国家下达我省的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共涉及9个行业,炼铁行业任务为330万吨,我省完成1546.5万吨,占国家下达任务量的469%;炼钢行业任务为1000万吨,我省完成1500万吨,占国家下达任务量的150%;水泥行业任务为熟料及粉磨200万吨,我省完成3918万吨,占国家下达任务量的1959%;平板玻璃行业任务为2500万重量箱,我省完成2533.5万重量箱,占国家下达任务量的101%;铁合金、铜冶炼、造纸、印染、铅蓄电池等其他行业的目标任务均已按期完成。
   
  2015年工作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举措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我省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从全国范围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外部局面没有明显变化,另一方面从我省情况看,传统支柱产业扩能增产显著减弱导致存量增长进入瓶颈,企业投资意愿和投资力度减弱导致新增长点培育更趋困难,压减过剩和过后产能正在转入攻坚阶段导致结构调整工作更趋艰难。
  工作思路:以创新驱动引领全省工业运行各项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构建工业运行监测和评价新体系,着力建立企业帮扶和减负新机制,着力明确规上企业培育的新方向,着力探索压减过剩和落后产能的新方式,着力强化安全生产的新要求,确保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的经济增长区间内,促进全省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主要目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圆满完成三年新增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目标任务,压减水泥、平板玻璃过剩产能600万吨、300万重量箱。
  工作举措:
  一、着力构建工业运行监测和评价新体系。以全面升级改造工业和民营经济运行监测平台为依托,着力构建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工业运行监测“新体系”、民营经济统计“新体系”和工业经济质量评价“新体系”,分析、总结“新规律”,研究、制定“新措施”,加强对综合性、平衡性指标的关注,科学统筹全省经济总量、速度、结构、能耗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节奏,加强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监测,对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及早开展适时、适度的预调微调,力促在合理的经济增长区间内,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切实做到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
  二、着力建立企业帮扶和减负新机制。坚持扶大和助小并重、帮扶和减负并举的原则,突出解决市场和资金两个难题,全面建立常态化、重点化、集中化有效结合的企业帮扶新机制,力促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一是创建帮扶新机制,依托工业和民营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定期开展三个一百领军企业和民营企业问卷调查,着力帮助解决企业问题。二是减轻企业负担,以建立减轻企业负担成员单位联系会议制度、完善企业举报和督办制度、推进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为重点,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收费、依法检查的良好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积极开拓市场,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产需对接活动,强化产需对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推动保障性住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采购优先选用地产品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冀展网、河北省住宅与房地产网等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加强网上产需对接,拓展产需对接领域和覆盖范围,形成长效机制,提升地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四是破解融资难题,建立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适时召开产业政策说明对接活动,引导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作用,扶助中小微企业发展,善于运用资本市场,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三、着力明确规上企业培育的新方向。2015年是全省三年新增50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收官之年,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思路, 进一步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机制,以预期建成投产的省市重点项目和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万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为重点,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确保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要主动将培育工作的重点从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转变,着力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的入统比例,为全省工业结构调整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四、着力探索压减过剩和落后产能的新方式。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按照“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依靠法律和市场手段,继续推进6643工程”:一是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二是结合贯彻落实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结构调整方案,加大力度推进两个行业压减过剩产能任务,坚决清理落后产能,力争提前两年完成水泥和玻璃行业压减任务。三是研究更多地发挥法律手段和市场手段作用,有效发挥能耗、排放、质量、安全等标准约束作用,形成“倒逼机制”。四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目标、落实职责,明确相关标准、程序和要求,做好产能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工作。
  五、着力强化安全生产的新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政府和省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健全和安全生产相关制度,继续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政治意识,树牢底线思维。组织实施厅级领导带队督导检查方案,定期召开厅安委会会议,按照厅安委会工作规则要求,重点研究部署阶段性安全工作,汇总安全生产情况,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做好省安委办上传下达工作,周密部署安排工作。
  2、深化安全责任落实,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继续深化安全生产承诺制建设,按照省政府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要求,将责任目标逐条逐项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各个环节、岗位和个人。规范和完善安全生产“三项制度”,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3、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重点抓好民爆行业监管。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做好厅属系统春节、“两会”、五一、汛期、暑期、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工作。加大对民爆行业安全督导力度,继续开展民爆行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预防一般事故的发生。
    4、着力推进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发展。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3号)文件精神及省政府批示精神,组织开展摸底调查,谋划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重点推进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重点行业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培育、重点技术装备和产品、技术创新和应急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研究新业态、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