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开展“互联网+”专项行动,找准着力点,将互联网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产业升级过程,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升级。
一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抓好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经营信息集成化工程,推进两个IT融合和倍增发展。聚焦制造关键环节,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试点示范,争列国家示范项目,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举办“互联网+工业”现场会,分行业组织“互联网+”活动,促进互联网与产业集群融合,引导企业开展创新、加强管理、促进销售。培育15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0家重点企业,建立10个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开展工业云和“互联网+工业”融合创新服务试点,加快工业大数据开发应用。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真抓好首批24家国家试点企业贯标评定,开展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两化融合评估。实施行业两化融合推广工程,培育两化融合创新服务机构,力争食品、建材、医药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2%、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
二是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立足“互联网+政务”,加快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做好重要信息化项目审核,协调推动重要信息资源按需交换,加强电子政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以社区信息化和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石家庄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建设,推进企业双向进入,发展三网融合业务。
三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加强重要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开展信息安全检查,探索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鼓励本省企业开展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积极推动安全可控信息系统建设。
四是维护无线电波秩序。开展频率使用情况核查,继续打击“伪基站”“黑广播”等非法设台,加强高铁网格化监测网建设,配合做好冬奥会申办前期工作,推动建立京津冀无线电管理协调工作机制。继续推动230MHz宽带无线专网和1.8GHz无线专网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