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高端化、链条化、绿色化、智能化为方向,开展工业创新行动,着力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
一是驰而不息实施“十百千”工程。坚持扶优扶强,对“十百千”工程实施动态管理。创建1-2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十大工业基地销售收入达到全省规上工业的25%。力争百家优势企业主营收入达到全省规上企业的30%左右。加强领军企业品牌培育工作,力争更多产品成为名牌。
二是毫不动摇加强技术改造。继续实施千项技改项目,在全省规上企业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重点改工艺、改装备、改产品、改管理,原则上不再支持利用现有技术单纯扩能项目。重点支持钢铁精品化、装备拓展升级、石化链条延伸、汽车提质扩能、电子信息提升等12个专项和工业强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节能减排、两化深度融合四大工程。省里从技改资金中安排7亿元,设立工业技术改造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三是锲而不舍推进科技进步。实施“双千”工程,继续实施千项新产品开发工程,拟订《河北省新产品促进规定》,以“三个一百”领军企业和工业强基工程为主体,在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千项名牌产品培育工程,指导企业制定品牌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哈弗汽车、天威电力装备、以岭药业、君乐宝乳品、晨阳水漆等一批国内自主品牌,培育清河羊绒、定兴食品、高碑店节能门窗等区域品牌,打造一批行业“第一”、“唯一”。培育30家以上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争创1-2家国家级示范企业。推动建立临西轴承、河间保温材料、二维码研究中心等10个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以保定汽车产业为依托的汽车创新联盟,以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为依托的钢铁创新联盟,以晶龙、英利为依托的光伏创新联盟等重点创新联盟建设。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扩大我省工业设计奖影响力,促进工业设计成果推广和示范。制定、落实扶持政策,支持省内企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和推广。开展百名专家进千企行动,为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咨询服务。
四是寓军于民深化军民融合。开展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行动。加快出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创建3—5家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加速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和产业联盟建设,增强国防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促进网络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军民融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军民一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力争军民结合产业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