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两化融合深入推进。省政府成立了主管省长任组长的两化深度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进展顺利,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950亿元。培育了15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个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4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试点企业。24家企业被工信部列为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7个主导行业1531家规上企业完成两化融合整体评估。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0%。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加快。参与编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最大限度争取到倾斜性政策。产业合作加快推进,北汽黄骅一期10万辆整车投产,北京威克多制衣投资的服装创意产业园建成,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天铁循环经济产业园、首农集团三元乳粉、天津天士力集团中医药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吉利汽车张家口12万辆整车等项目相继落户我省,与北京共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22家药企签约入驻渤海新区,总投资61亿元,10家企业已开工建设。三是军民融合加速推进。制定了《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纲要(2014—2020)》,鼓励民口单位和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7家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引进项目61个,总投资532亿元;开展产学研用示范基地建设,成功举办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成果展洽会。全省军民结合产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四是产城融合取得实效。大力实施产业集群示范和提升工程,培育了8个省级示范产业集群、34家龙头企业,认定了10个特色产业名县、16个特色产业名镇。编制发布了“永年•中国标准件指数”。支持盐山管道、孟村管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冀州市发展新型县域经济。新增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37个,总数达到19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