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招商、千里接人、线上融资、“码”上进城、远程审批……疫情发生以来,河北清河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推出多项创新服务举措,缓解因疫情带来的企业员工受限、产业链恢复受阻、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全力推动羊绒、汽车零部件两大特色产业振兴。截至3月5日,清河羊绒产业集群企业规上企业复工复产47家,复工率98%,产能恢复95%;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复工复产40家,复工率95.2%,产能恢复超过90%。
企业用工不用慌 “爱心专车”接送来帮忙
“多亏了县里派专车接送员工复工,还指导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我们企业才这么快投产。”清河县南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江涛介绍说,在政府部门帮扶下,公司在2月15日正式复工。
清河县南冠科技有限公司是清河县羊绒深加工龙头企业,是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的优质纱线供应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企业的生产进程,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
为了推动该公司科学复工复产,清河县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协助企业建立了应急预案,为企业提供疫情防控工作急需的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安排专用车辆对企业高管、员工进行接送,并在上岗之前全部进行健康体检,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图为河北南冠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车间忙碌。
“在员工和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将循序稳妥恢复其它生产线,尽最大努力缩短订单交货周期,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马江涛说,公司目前运行纺纱生产线三条,日产纱线0.6吨。
企业复工复产以来,清河县开通“爱心专车”,对企业邢台市外籍高管、工程师等关键性人才及生产一线员工根据地域分布,统筹安排车辆,实现集中接送。目前已累计安排车辆150余车次,接迎县内外员工2300余人。
盘活企业资金链 线上金融平台显神通
除了用工人员问题,清河不少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疫情防控期间,为实现银企“两不见面”完成贷款申请和初审,清河县创办了信用信息金融平台,积极帮助企业摆脱资金困境。
近日,河北宇腾羊绒有限公司在清河县信用信息金融平台发布了资金需求信息,半个小时之内,就和银行进行了对接,企业急需的资金很快到位。
河北宇腾羊绒有限公司是清河羊绒产业龙头企业,每年2至6月份是其集中采购原料期。“疫情防控时期,要想实现复工复产,首先必须及时采购足够的原料,我们的资金压力比往年都要大。在这紧要关头,县里的信用信息金融平台可真帮了大忙!”该公司副总经理王玉栋说。
图为清河信用信息金融平台首页截图。
据了解,该平台收录了全县2万余家企业在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信用数据14万余条。银行可通过平台快速查询企业纳税、用电等核心信用信息和其它公共信用信息,不仅能快速完成贷前决策,还降低了信贷风险、提高了办事效率。截至目前,通过信用信息金融平台,清河县已落实银企对接资金9729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压力。
补强特色产业 “面对面”招商“不掉链”
近年来,清河县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打开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昭友高档羊绒面料、宏业公司羊绒精纺、宇腾公司意大利工艺纺纱等一大批投资强度大、拉动力强的项目纷纷落地投产,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滞。2月底,清河县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2020年春季重点招商项目网络集中签约仪式,分别与来自北京、杭州等地的8个项目方集中签约,总投资21.19亿元,涉及羊绒纺织、新能源汽等县域特色产业领域。
图为清河县2020年春季重点招商项目网络集中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即开工,设备速入场,北京金鹰羊绒制衣有限公司在清河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将部分设备运抵清河安装调试。“清河县提供的全程服务,让我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更增添了投资信心”。该公司负责人鲁阳对此深有感触。
据介绍,清河县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两手抓、两不误,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持续抓好“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通过“线连线”“屏对屏”形式,变“面对面”招商为“不见面”招商;创新项目签约方式,变“见面签”为“网上签”,确保了招商力度不减,项目签约不停,县域特色产业链获得持续补强。
转“危”为“机” 借势引导企业延展产业链
疫情是危机也是机遇。清河县河北亿利橡塑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滤清器龙头企业,其研发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静电纺和熔喷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该公司生产的亿利静电纺纳米材料可应用于医用防护服防水透气膜、过滤装置、生物医用材料等医用过滤。
图为河北亿利橡塑集团正在对车间进行全新改造。
面对疫情防控用品紧缺的现状,河北亿利橡塑集团有限公司积极组织子公司转产医用防护口罩滤材。1月28日起,该公司紧急整合各方资源进行转产。2月2日,首批医用防护口罩滤材下线,并通过检测达到了N95防护级别标准。批量转产后,该公司可日产100万只医用防护口罩用滤材。
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清河医用口罩生产项目建设,一期3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将于3月15日投产,医用原材料熔喷生产线也同时上马。届时可日产医用口罩30万只。这标志着亿利集团实现从车用过滤向医用过滤的成功转型。
政府对症下药 实现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双赢
据了解,自企业复工以来,清河县科工局通过制定出台了《关于工业企业复产复工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开通“爱心专车”、印制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宣传资料等多项举措,规范指导全县工业企业分批有序复产复工,实现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图为清河县为外地返岗企业高管、技术工程师安排复工体检。
“复产复工的关键是组织企业员工返岗问题,如何贯彻县委县政府‘零输入、零输出’的工作要求、把好返岗人员排查关口、确保复工企业无疫情隐患、保障返岗员工健康安全,都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清河县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炜说道。
随着复工高潮的到来,企业消毒、杀菌及防护用品需求量也更大。“我们从2月4日开始,天天都在向上级部门报送需求,协调调拨防护物资,还帮助企业与物资生产企业的对接洽谈,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董炜解释说。
目前,清河县科工局已向上级疫情物资保障组发送物资需求信息30多条,向县域内企业推送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名录10多次,解决复工企业医用口罩8万只,有效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需求。
【特色产业名片】
羊绒产业是清河最靓丽的名片,清河素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美誉。清河羊绒产业年产值240亿元、税收3.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原料加工集散地、羊绒纺纱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羊绒制品产销基地。
清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了从原材料、零部件、系统总成到整车生产的产业体系,从业人员5万多人。清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年产值245亿元,税收3.6亿元,空气滤清器、密封条、操纵钢索等主导产品分别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20%、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