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春节前后,正是辛集皮革企业消费旺季,也是清库存、上新货的最佳时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辛集皮革企业一度出现库存清不掉、新货上不来的现象。面对困难,辛集市众多皮革企业迅速复工复产并调整生产经营模式,创新销售模式,通过快手、淘宝直播、微信建群等方式拓展业务。辛集市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制定“一企一策”方案,推动企业有序规范复工复产。截至3月9日,辛集市233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227家,其中制衣制革业规上企业101家,已复工100家,复工率99%。
直播带货 皮革制衣企业战“疫”、发展不停步
图为海蓝制衣直播现场,该公司在三八妇女节专场直播6小时。
辛集市海蓝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的企业,主要服务国内一线品牌的配套生产和供货。公司负责人陈增超总经理介绍说,受疫情影响,国内国际各种大型服装、皮革展会取消或延迟,公司代理加工的海澜之家、影儿、朗姿等公司也都延迟复工;内部外聘人员受交通管控返岗也推迟,公司虽然原料储备充足,但订单很少,生产线不能正常开工。目前公司只有少部分管理和技术研发人员已复工,正在研发设计2020年秋冬款派克服、羊绒大衣、裘皮类等时装产品。
战疫定有胜时,发展不能停步,公司转变销售观念,在现有库存基础上实行线上直播销售,带动销售热潮。从2月13日开始,每天1场直播,到现在已经直播20多场了。与陈增超联系时公司正在进行着三八妇女节活动直播,直播负责人正通过几部小小的手机,与屏幕另外一端的消费者互动,展示羊毛大衣、羽绒服和派克服等公司的众多主打产品。现场气氛热闹非凡。据了解,6小时的直播销售量近300件。
辛集市泰昌皮草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增康告诉笔者,这次疫情对工厂影响比较大,因为皮草都是冬季产品,一般过了年之后外地客户就会过来订货。但受疫情影响,各种大型展会取消或延迟,客户也无法来看货,到现在几乎没有订单。所以公司开始借助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发现效果比想象中好得多。
图为泰昌公司借助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促进销售。
自正月初四开始,泰昌公司每天进行一场直播,一次三个小时左右,至今已售出2000多件服装,销售额更是高达300万元,同比增长近100%。
在辛集老皮革城,别看很多企业大门紧闭,但各家公司内部直播现场却是“别有洞天”。据了解,自从开始“转战”线上销售,辛集老皮革城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0%~100%不等。
一企一策 制衣制革规上企业复工率达99%
有“千年皮都”之称的辛集,皮革业是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辛集市积极引导皮革制衣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经营方略,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好、档次高、品种多、款式新,居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内外客户和消费者的首选产品。
据了解,为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辛集市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二十条措施》,发布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对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进行疫情安全指导检查,制定“一企一策”方案,确保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有序规范开展生产工作。
截至3月9日,辛集市233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227家,其中制衣制革业规上企业101家,已复工100家,复工率99%。
【特色产业名片】
辛集市是全国最大的皮衣皮草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制革基地,辛集国际皮革城是中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皮衣皮草交易市场。
皮革业是辛集市最大的传统产业、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也是全市从业人员最多、社会影响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特色产业,拥有从制革到制衣、制鞋、皮具等为主要产品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就地转化深加工,形成了皮革机械、皮革化工、毛领加工、皮革辅料等近十个配套行业,催生了原辅材料、毛皮交易、物流 配送等专业市场。 辛集市的皮革服装产业集群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 年,全市皮革服装产业营业收入703亿元,工业增加值 181亿元,实缴税金1.5亿元,全行业从业人员7.3万人。现有规上企 业10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6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研发投入 占比1.6%,省级公共服务平台3个,院士工作站1家,知名品牌66个。目前,皮革服装行业全国市场占有率 37%,制革行业全国 市场占有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