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还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型化工厂。10年磨砺,2010年盛华公司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已达到9.6亿元,比10年前增长了近50倍,并跨入中国化工企业500强行列。是什么创造了发展奇迹?员工们都说,这得益于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实施技术改造。今年66岁的公司总工程师马玉莲是盛华化工的“老人”了,她亲历并见证了企业在近10年来实施的每一次大规模技术改造。“技改和新装备的应用,确实为企业成长发挥了作用。”马玉莲说。
3月18日下午,记者走进了盛华化工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车间,繁忙的生产场景,印证了技改发挥的神奇功效。
在一条总投资3.5亿元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线成品包装系统前,记者看到供袋机有秩序地供着袋子,装袋机有节奏地装着产品,紧接着热封机自动封口。全自动的生产线,从供袋到高速封装,一袋25千克重的聚氯乙烯树脂新产品,仅用几秒钟就完成了包装。
在生产现场,除了码垛工和巡检员两个人外,年产10万吨的成品包装线,不需要一个人操作。而在改造前,年产能5万吨,每天需要几班倒,而每一班至少需要20个员工。
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后,不仅实现了减员增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增强。
记者发现,虽然生产线在源源不断地生产,但偌大的成品包装库却不见堆积的产品。“由于市场行情好,产品非常走俏。”该公司副总经理任玉明介绍,盛华化工目前产品达到40余种,主要产品畅销国内和南非、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其中部分产品长期处在供不应求状态。
生产线的改造,还直接推动了节能降耗和新产品的研发。盛华化工将树脂生产设备“聚合釜”由过去的13.5立方米改造为70立方米,使产品优级品率由过去的不足70%提高到95%以上,每吨聚氯乙烯电石消耗降低20千克,年节约成本700多万元。依托技改搞研发,公司共开发新产品9项,其中3项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2000年开始,盛华化工自筹资金对“双8000吨”树脂和烧碱年产能实施改造,将规模逐步扩大到“双5万吨”、“双10万吨”。2009年,在中国化工集团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盛华化工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再次将年产能扩大至“双20万吨”,实现了公司发展的第四次超常规“跳跃”。“公司10年投资10多亿元实施技改,使企业产值和销售收入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在行业内也属少见!”马玉莲自豪地说。
数据显示:2010年盛华化工生产PVC树脂12.2万吨、同比增长14.52%,生产烧碱12.1万吨、同比增长21.15%,完成销售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22.88%,实现利润2097.47万元、同比增长83.46%,已成为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指定的全国氯碱行业三家能效对标示范单位之一。
来源:河北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