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技术改造会议专题

晶龙 “创标”成就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1-04-01 来源:河北经济网

   拉晶炉月产单晶硅由2010年初800公斤提高到现在1230公斤,线切机硅片月单产由11万片提高到22万片,“赛秀”计划使太阳能电池量产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18.9%……通过技术改造、自主研发和管理创新,晶龙集团创造的这些技术指标,或为同行业最高,或居世界一流,树立起一个又一个行业“标杆”。
   “晶澳的太阳能电池为什么会供不应求,是因为‘赛秀’工艺应用后,大大提高了光电转换率。”晶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靳保芳总结认为,晶龙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67亿元、利税41.7亿元的“好收成”,与持续不断的技改研发密不可分。2月13日,在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晶龙集团对296个创新项目和12个技术单项获奖单位进行了表彰。
   翻看获奖名单记者发现,阳光硅谷公司创下了集团线切月单产、线切成品率几个第一:同样1台442型线切机,2009年底月产量为11万片,而2010年11月份的产量达到了21万多片,最高时达22.24万片,创造了单晶硅切片的世界纪录。“我们通过试验、改革、再实验,合理安排工序,改进工艺,创新管理,在不增加耗材、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设备利用率提高了33%,每月销售收入增加7000万元左右。”集团副总经理兼阳光硅谷公司总经理范玉红说得很是自豪。
   在晶龙,全员创新活动蔚成风气,技术攻关和革新成果不断涌现:晶兴公司实施“一步加热法”,缩短拉晶周期1.5至2个小时;晶龙公司优化硅棒粘接工艺,使单晶硅圆棒粘接成品率达到99.9%;阳光硅谷公司用新线材进行硅棒切方,使硅棒开方效率提高了近4倍……建厂之初,晶龙就设立了创新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出台了科技创新管理条例,建立了有效的创新机制,并每年对创新成果进行评比奖励。2010年集团共完成科技创新成果214项、管理创新成果82项,申报国家专利36项,极大地推动了技改升级。
   晶龙每年拿出销售额6%左右的资金用于设备引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这就保证了企业始终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应用最先进的技术,生产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我们使用的硅片生产设备多线切割机已经换代五次,切割出的硅片厚度由早期的350微米减薄为现在的190微米,走在了超薄硅片市场的前列。”在晶龙硅片制造部新投产不久的线切车间,该部副经理陈军涛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来晶龙工作10年间切割机更新换代的历程。据介绍,目前晶龙硅片清洗、检测、硅棒粘胶等生产环节也由原来的手工操作升级为现在的全自动设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以大幅提高。
   “我们是新能源企业,有很大创新空间;是高科技企业,核心就在创新;又是外向型企业,只有创新才能抢占世界光伏产业制高点。”靳保芳如是“定位”晶龙。以科技中心为平台,晶龙组建了一支由国内外专家和海外归国高端行业人才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先后累计完成科技创新项目600余项,承担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10余项,专利40余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持续创新能力使晶龙科技水平实现稳步提升,拉晶、切片、太阳能电池等核心技术节节攀升,在国内光伏产业始终处于领跑地位。日前,属世界首创的单晶铸锭项目取得成功,即将投入规模化生产;牵头编写的太阳能级单晶硅方棒、单晶硅片河北省地方标准公布实施,为省内单晶硅行业生产、检验、包装、运输等提供了规范标准。

   来源:河北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