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化工集团的全资三级子公司,是中国化工氯碱版块的主要企业之一。主要产品是双20万吨烧碱和PVC树脂,是全国氯碱行业三家能效对标企业之一,是国家和河北省节能先进单位。公司拥有完善的科研组织机构,拥有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北省氯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是国家汞消减战略联盟和砷加工战略联盟成员。近年来,公司围绕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利用国内外先进装备,改造传统工艺
“十一五”期间,公司引进消化吸收意大利伍迪公司高电密复极式自然循环离子膜烧碱生产技术和瑞士博特双效逆流蒸发技术,使烧碱耗交流电与传统隔膜碱工艺相比,由2500kwh/t降到2200kwh/t,降低300kwh/t;蒸汽消耗由隔膜蒸发时的5.2t/t降低到0.74t/t,综合能耗降低0.45tce/t标煤,为实现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9 年,全部淘汰了隔膜电解槽,实现了应用国际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老企业、老产品焕发了青春。 企业进入到国内先进生产行列,被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确定为全国氯碱行业三家能效对标单位之一 ,并作为氯碱行业唯一发言单位出席国际能效对标研讨会,能效对标报告受到国内外与会代表的好评。
公司选用国内先进的70m3聚合釜淘汰落后的13.5m3聚合釜,pvc树脂生产实现聚合釜大型化,从而提高公司装备技术水平。使产品优级品率由原来的不足70%提高到95%以上,电石消耗降低20kg/t,年节约成本700多万元。Pvc综合能耗降低到行业标准以下(行业标准为0.24t标煤/t,公司水平0.22t标煤/t)。
二、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公司利用余汽余压建设热电联产,同时为城市集中供热,实现了能源梯级利用(锅炉蒸汽三次利用:高压蒸汽用来发电、普通蒸汽应用化工生产、气机冷却水与蒸汽冷凝水用于集中供热),可实现供热能力400万平方米。目前,已实现集中供热280万平方米。该项目的建设,填补了张家口市集中供热的空白,开创了民营企业涉足公用事业的先河,对推动张家口市城市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取缔社会供热小锅炉60余台,极大的净化了张家口市内空气,为全市人民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成为公司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利用公司PVC树脂中的副产物电石废渣、热电厂废渣粉煤灰等生产新型建材--1亿块免烧砖,实现了固体废物(电石渣等)的资源化处理。
三、实行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
公司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立足于节能降耗,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认真推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对污染和排放总量实现动态监测和分级管理,积极推行全生产系统清洁生产,实现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为落实《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实现源头治理与末端污水治理相结合,围绕着清污分流,水的梯级利用,废水资源化等措施开展工作,加大了水的回收利用,建成了污水处理厂、电石渣板框压滤工程、二热电中水回用工程,使水的利用率达到95%;完成国家工信部批准的清洁生产应用示范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是公司承担的国家工信部项目,国家支持专项资金1500万。项目涉及五个子项、十几个分项,涵盖生产系统全流程。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完成系统清洁生产改造,困难非常大。为顺利实施技改,公司领导精心组织,技术人员认真设计,反复推敲施工方案,项目从2009年8月—2010年9月陆续改造完成并进入试生产。项目投产后可实现综合经济效益6600万元/年,使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加大技改投入,提升设备安全水平
PVC生产工艺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确定为危险化工工艺,又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公司周边建设了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和部分临时建筑,致使企业成为卫生防护距离不足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投资3亿多元进行了安全投入改造,采用了国内先进的70m3聚合釜、DCS自动化控制等对聚合工艺及设备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确保设备本质安全,在为社会提供财富的同时,创造了安全的环境。
五、实施园区建设,打造北方氯碱循环经济基地
紧紧抓住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发展我国化工”的发展战略,我公司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和带动全省及张家口地区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与中国化工集团合作共同建设北方循环经济氯碱基地,搬迁技改项目在工艺技术、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产品循环、能源循环利用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绿色化工园区。一期工程计划在2011年底建成。
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