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以项目为支撑实现由大到强的新跨越
发布时间:2011-03-28
来源:办公室
河北钢铁集团是2008年6月30日由唐钢、邯钢联合组建而成、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组建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钢铁企业为目标,以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为动力,以项目为支撑,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先后投入502亿元,建成投产了以邯钢新区为代表的一大批国际一流生产线,研发生产出以汽车、家电用板为重点的一大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形成了5000万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内品种规格最全、产能规模最大的优质产能,连续两年跻身世界500强,走出了一条装备相对落后企业向大型化、现代化跨越发展的新路子,为集团实现由大到强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科学谋划、系统论证,将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投资发展的基本方向
集团成立之初,各子公司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发展规划相互重叠,又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为发挥整合优势,集团迅速统一发展规划,实现规划项目的系统优化。
一是在发展战略上明确一个目标、建设四大基地。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钢铁企业为战略目标,推进钢铁主业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由内地布局向沿海布局、由分散发展向集中发展转变,努力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精品板材、优质建材、高品质特钢和特色钒钛制品基地。
二是在方案论证上坚持三个结合、实现两个统一。坚持投资项目的先进性、经济性、实用性相结合,既要确保技术上的先进性,又要考虑操作上的实用性和投资上的经济性。既要考虑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又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此,集团依托由6名两院院士在内的战略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对原有重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否决了一大批不符合集团发展战略要求的项目,累计压减投资571亿元。
三是在项目选择上围绕主攻方向、突出三大重点。集团把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作为项目投资的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实施“产业升级、资源开发、节能减排”三个方面的重点技改项目。在产业升级方面,形成了800多万吨宽厚板、1800多万吨热轧板和500多万吨冷轧板生产能力,从厚度仅0.17毫米的超薄精密冷轧板,到厚度达700毫米特宽特厚板等全系列板材品种结构。在资源开发方面,铁矿资源总掌控量达到50亿吨,铁精粉年生产能力达到566万吨。在节能减排方面,提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520万吨、转炉炼钢产能200万吨;邯钢新区实现了全工序负能炼钢,节能减排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唐钢荣获首批“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称号,被中钢协誉为世界上最清洁的钢厂。钢铁主业核心企业具备了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和现场管理水平。
二、完善制度、精细管理,以科学、严谨、规范的管理体系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集团强化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发展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从规划编制、年度计划、项目立项和决策程序到具体项目的实施管理与责任追究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可操作性。
在具体实施中,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控,将全员、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引入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突出抓好“费用、工期、质量、安全、功能验收和达产达效”六大控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一是加强费用控制。以总承包费用为基数,严格费用核算、过程监督和项目审计,对项目单位领导班子进行考核。二是加强工期控制。项目管理部门通过定期调度、重点分析等手段,加强实施节点控制,确保项目按期竣工投产。三是加强质量控制。将项目质量控制分解落实到人,并通过监理公司项目责任单位和工程质量监督站等组织的有效监管,确保项目各个环节的质量达标。四是加强安全控制。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安全教育和培训,签订安全文明施工包保责任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危险源重点监控、突发事故演练。五是加强功能验收控制。既确保项目合规合法,又确保项目质量和功能完备。六是加强达产达效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在试运行中的各类问题,使项目投产后迅速达产达效,实现项目建设预期目标。
同时,集团积极借鉴国内外项目管理最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动态的项目监控与在线管理,提升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首先在衡板“冷轧镀锡项目”中实施,使图纸变更、设备仓储、工程进度、合同执行、资金支出、合同变更等多种信息可以及时在计算机上查询,使项目管理更科学,更准确,更及时,更高效。
三、明确主体、严格考核,建立终身可追究的责任落实体系
2009年10月份以来,集团实行重点项目责任承包制。以项目承包责任书为载体,将项目投资、工期、质量、安全、达产、廉政等六个方面的责任落实到项目建设的主体单位,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责任考核。同时,要求项目主体单位将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施工管理、物流管理、图纸管理、竣工验收及固定资产移交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分解落实到人,明确各项工作的内容、标准、程序和考核,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和高效率的项目管理体制。截止目前,集团与子公司共签订重大项目承包责任书10个,投资额总计175.7亿元。
四、几点体会
一是技改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调结构、转方式”的根本要求。钢铁工业作为河北省支柱性产业,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严重依赖资源的产业,在全省“调结构、转方式”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必须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去谋划项目,将项目建设的着力点转移到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上来,以项目建设推进全省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技改项目必须以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方向。技术进步最终体现在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整体盈利水平的改善上,项目建设必须紧紧扣住“提升企业装备档次、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的目标,通过项目建设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和谐发展。
三是技改项目必须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一切投资项目都要以资金保障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量入为出。在当前钢铁行业进入“低增长、低盈利、高成本”发展阶段,尤其要注重量力而行,注重投资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四是技改项目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项目建设是企业百年大计。必须强化全过程责任落实,建立终身责任可追究制度,确保建一个项目、成功一个项目、创效一个项目、筑一座丰碑。
五是技改项目必须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项目建设不仅要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更要注重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要以项目建设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推动员工、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
河北钢铁集团作为我省最大的国有企业,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发展的责任意识,牢牢把握“由大到强”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做强做优”这个中心任务,坚持“强”字为先、“优”字取胜,以项目的科学谋划和高效建设为支撑,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集团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到“十二五”末,将集团建设成为集钢铁、资源、装备制造、金融、物流五大板块于一体,在国内外具有强大规模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力、影响力,营业收入超4000亿元,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钢铁企业集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