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煤如何生出50多种产品——旭阳集团“有中生新”的启示(上)
发布时间:2013-08-12
来源:
当前,面对市场、环境等制约因素,传统产业和基础原材料产业举步维艰。作为传统产业、原材料产业比重较大的河北,如何破解“有中生新”、“无中生有”的转型难题?
旭阳集团以自己的发展历程作出了解答:从一家年产10万吨的小炼焦厂,到拥有邢台、唐山、定州、沧州四大循环经济园区,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焦化企业;从年销售收入18万元攀升到240亿元,连续3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旭阳的跨越发展,正是我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充分挖掘传统产业“财富”,实现“有中生新”,把传统产业作出新价值的成功典范。
热浪席卷大江南北,煤焦化行业却经历着寒冬般的煎熬——— 当前,国内一多半的煤焦化企业发生亏损,艰难度日。
在市场低迷、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停工的背景下,旭阳集团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断有大项目上马或投产:定州园区合成氨项目近日投产,唐山园区甘油精制项目基本建成,沧州园区己内酰胺项目在建,邢台园区炭黑一期项目即将投产……
市场趋冷,旭阳的发展却如火如荼,投资热度丝毫不减。旭阳靠什么逆势飞扬?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
随着一块煤的“七十二变”,企业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8月3日一大早,旭阳集团邢台园区一角。
车刚停稳,前来迎接的园区总管理部经理杨智华便指着车上的安全带扣搭、车门手柄、后视镜架、保险杠、仪表盘等,笑呵呵地说:“这些零件都是由尼龙66制成的。你们能想象到吗,尼龙66的源头就是煤炭。”
一句话,让我们对黑不溜秋的煤块儿刮目相看。
杨智华接着说,从煤炭到其下游产品轻苯、环己酮,再到尼龙66,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而随着产业链不断延长,产品附加值也不断提升。当前,煤炭价格每吨约1000元,而纯苯每吨约9000元,衍生出的环己酮每吨达到了1.3万元左右,而尼龙66每吨价格高达2万多元,从原料煤到终端产品升值了近20倍。
如今,在旭阳集团,这样的产业链条越来越多,逐渐汇集成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煤化工产品树状结构图。
杨智华指着立在园区入口处的树状结构图对记者说,树根部分为原料煤,主干为煤焦化初级产品,枝杈代表初级产品深加工,绿色树冠为煤化工产品。产业链越往下延伸、产品越多,盈利能力越强。
这棵“大树”是如何长成的?生产焦炭起步的旭阳,缘何要让煤炭“七十二变”?
“实现由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跨越转型,在大起大落的煤炭行业显得尤为重要。”旭阳集团副总裁王年平说,只生产焦炭,不仅附加值低,而且难以应对急剧变化的市场形势。因此,他们对煤炭进行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到现在的化工产品达50余种。
产业转型升级,让企业盈利能力节节攀升,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在邢台园区8万吨/年苯酐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打地基,明年9月份将投入生产。杨智华解释,苯酐作为塑料产品的添加剂,国内需求量巨大,从煤到苯酐产品,历经了多次深加工过程。当前,煤焦油每吨价格为2500元左右,比煤炭增长了2.5倍,再往下延伸到工业萘,每吨价格翻了一番还要多,涨至6000元左右,最终的产品苯酐又几乎翻了一番,每吨价格达1.1万元。
伴随产业链延长、产品附加值提升,旭阳化工产品的利润远远超过了焦炭的利润。王年平说,近几年,焦炭虽然仍在旭阳集团占“大头”,与化工产品的生产比例约为8∶2,但两者的利润贡献恰好相反。
抢占高端市场,引领高层次竞争———
8月5日,旭阳集团唐山园区,15万吨/年甘油精制项目已经开始进料试生产,当月即可正式投产
该园区规划发展部经理李兵勤说,甘油精制项目属于生物化工范畴,价格每吨大致为6000元左右,其下游产品一三丙二醇是生产高档面料的原材料,用于国内外顶级服装品牌的生产,现在每吨价格在3万元左右。“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三丙二醇规模生产的能力。”李兵勤透露,在这个领域,旭阳走在了同行业前面,已经进行了中试,正在进行规模生产的可研报告。此外,甘油还可作为生物制药、化妆品的原料,市场前景非常好。
甘油精制项目仅仅是旭阳向高端转型的代表作之一。在新型石油化工领域,旭阳正在开发可降解塑料PBS、己二酸等高端产品;在生物化工领域,旭阳正在开发异戊二烯、生物发酵法丁二酸等高端产品。“只有抢占高端市场,才能引领高层次竞争。”王年平表示,当前,低端产品严重过剩,同质化低水平竞争激烈,导致煤焦化行业利润率薄如刀片,只有1%左右。唯有瞄准高端,生产他人难以生产的产品,才能避免价格战,赢得高额的利润回报。
以苯、焦油、甲醇等初级化工产品为基础,旭阳不断向高端延伸产业链,瞄准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发展方向,开始打造炭材料、芳烃新材料、新能源等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链条。
以炭黑产品为例,旭阳联手美国卡博特公司合资兴建了30万吨/年优质炭黑项目。“目前,国内还找不到能够生产同质量炭黑产品的企业。”卡博特旭阳化工公司副总经理霍增辉介绍,作为企业重点培育的高端产品,其每吨要比同类炭黑产品多卖几十美元。
在沧州园区记者看到,总投资130亿元的40万吨/年己内酰胺项目建设快马加鞭,预计明年投产,其上游产品环己酮11月份将投产。据介绍,己内酰胺是生产丝袜、高档箱包等的原材料,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未来,旭阳将逐渐形成煤化工、生物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四化合一’的生产格局,每个领域都将瞄准高端进行生产。”王年平说,通过进军相关化工领域,到2015年,旭阳将新增高端的化工产能200万吨,致力于打造国内产业链最长、产品最多、效益最好的化工园区。
围绕市场布局产业链———
产品深加工不拘泥于沿着链条进行,而是选择有市场需求的项目率先布局
在旭阳集团采访,一个事实令人惊讶:企业所有投产项目始终保持着满负荷运转,而且都产生了不错的效益。
而从全国的范围审视,由于近年来市场低迷,很多煤炭企业投资的煤化工项目不是在“晒太阳”,就是开工率严重不足,更不要说有效益了。
“紧盯市场调结构,我们生产的都是市场需要的产品。”旭阳集团邢台园区总经理李庆华认为,企业延长哪条产业链条、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要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思维。如果形不成有效需求,产业链向下延伸、产品向高端升级,反而会南辕北辙。
因此,早在1998年,旭阳就成立了“项目研究部”开始市场研究,及时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态势,把握不同消费趋势下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工业化前期、中期、后期找准自身发展的逻辑依据,不断调整发展战略。“这是企业能够快速、平稳发展的关键。”王年平表示,他们进行产品深加工时,并不完全拘泥于沿着产业链条,而是选择市场有需求、附加值高的项目率先布局。
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旭阳不断选择着新产品。
几年前,旭阳谋划了苯加氢、洗油等5个深加工项目,后来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洗油产品市场需求并不旺盛,价格也不高,再加上生产环节的规模不经济,他们最终放弃了这项产品。而上马的其他4个项目,后来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一边是淘汰,一边是坚持。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判,近期旭阳谋划已久的针状焦项目即将付诸实施。“针状焦是从煤炭→粗煤气→煤焦油→沥青这条产业链再向下游研发的新产品,目前国内主要依赖进口,市场价格非常高。”杨智华说,针状焦主要用于炼钢电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回收的废钢总量将越来越大,炼钢电极的需求必然随之增加,针状焦市场潜力巨大。
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今后3年,旭阳共谋划了8000万立方米/年CNG等17个深加工项目,预计到2015年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