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技术改造会议专题

邯郸 54个技改项目带来的杠杆效应

发布时间:2013-12-31 来源:

    眼于调结构、转方式,邯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技改工作,2013年安排财政贴息4465万元,支持技改项目54个。通过贴息,可带动银行贷款27.6亿元,拉动工业技改投资221亿元,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杠杆效应之一:
    政府引导,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4465万元的市本级技改资金,分摊到54个项目头上,平均每个只得80余万元。刨除这点有限的资金,企业就不进行技术改造了吗?
    邯郸市工信局科技处处长饶卫东认为:“对于一个企业的项目投资来说,财政有限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技改贴息资金的作用在于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撬动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改造。”
    近年来,该市利用技改项目贴息政策,促进了一批企业迅速壮大,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像河北恒博精细陶瓷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实施的高纯铟锡氧化物材料项目,总投资7.2亿元,利用清华大学专利技术,生产掺锡氧化铟,是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产品最常用的薄膜。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税金1.3亿元,将成为国内第一条具有连续沉积多层薄膜能力的生产线,打破一直由欧美和日韩控制的局面。
    此外,该市重点支持“三年千项”工程和央企对接、校企合作等技改项目,对符合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按新增项目贷款和实际投资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或无偿资助。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对购置先进生产、检验和检测设备的中小企业,按照设备购置费的10%给予补助,每个企业虽然不超过50万元,由此产生的创新驱动力巨大。
    杠杆效应之二:
    政府支持,技改“魅力”无处不在
    4465万元的技改贴息资金,带动银行贷款27.6亿元,拉动工业技改投资221亿元。那么,技改的“魅力”何在?
    某银行负责人说:“我们在向企业贷款的时候,非常看重企业的资质和市场信誉度,具有政府认可的企业虽说不上免检,其信誉度也是差不多的。”
    如今,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越来越严重,若想在银行取得贷款,高风险、回报小成为银行拒绝的理由,也成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道门槛。而有了政府支持,企业在贷款融资上就有了一定的保障,贴上“政府”标签,对企业而言就是贴金了。
    “拿出政府资质给别人一看,这肯定是错不了的啊。”河北香道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该公司不断实施技术改造,近两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40%以上,在行业中居河北第一,全国第三。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7.5亿元,努力打造中国红薯产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杠杆效应之三:
    政府严管,企业创新焕发活力
    企业想跻身于“技改企业”行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年该市共申报了105家,入围仅54家。
    据市工信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在项目筛选中坚持六项原则:一是突出支持“三年千项工程”技改项目;二是优先支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三是优先支持今年新开工或当年能投产达效项目;四是项目单位须为规模以上入统企业或今年能够入统的企业;五是单体项目投资规模达到3000万元以上,贷款1000万元以上;六是项目必须正式开工,备案证、贷款合同、银行进账单等手续完整真实。
    同时,审核程序也相当严格。邯郸市出台了《邯郸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工信局于7月初着手2013年技改项目的收集工作,由各县(市、区)上报了105个技改项目,总投资423.8亿元。
    为切实做好今年市本级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贴息工作,市工信局制定了《市级技改贴息项目初步审核程序》,并按程序组织市工信局行业处室对贷款合同、贷款进账单、备案证等项目资料进行了初审,对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严格把关。
    9月中下旬,由市工信局和财政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对每个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10月中下旬,又组织相关行业和财务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评审,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至此,技改项目一整套的审核程序正式完成。
    随着技改企业审核的门槛逐步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明显增强,这对于重工业城市邯郸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