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局长谈减负】雄安新区改发局副局长 张力行: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 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2-12-05
  减负宣传周厅局长专访:
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  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
雄安新区改发局副局长  张力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精心打造雄安新区产业互联网平台,全力助企纾困、为企减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并已作为助企纾困典型,获得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省工信厅微信公众号刊发。
  平台开通了惠企政策、金融服务、人才就业、跨境电商、工业设计等功能板块,跑出了政策落地“加速度”,点燃了新区发展“新引擎”,特别在撬动金融“活水”,助企纾困稳岗,支持疏解总部创新发展,加快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平台切实解决企业不了解政策、申报补贴过程繁琐、融资困难缓慢等问题,实现“信息一站尽享、政策一网通办、奖补一键申报”,让企业办事不求人,政策审批不见面。自2022年上线以来,平台注册企业2950家,实现域内规上企业全覆盖。
  (一)惠企政策线上申报,告别“政策兑现难”
  改革发展局致力于将平台打造成为雄安新区的政策高地,第一时间在平台发布和解读省政府“1+20”、雄安新区“1+24”一揽子政策,政策暖心、服务更贴心,我们精心制作政策明白卡,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宣传解读、掀起热潮,累计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数百场,涵盖贷款贴息解读、专精特新政策解读、积分落户政策解读、雄才卡政策解读等。平台现已上线新区政策77项,751家企业通过平台进行申报了1200余项,累计发放房租补贴金额458万元,水电补贴申报金额超过165万元,计划发放雄安新区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补助1190万元;建立科技企业库,组织两次入库申报,目前入库企业325家,发放入库补贴650万;设立“专精特新”培育库,首批入库企业54家,预估入库奖补达1900多万;开展了汽车促销费活动,带动消费3648.9万元。等等。企业普遍反映,政策覆盖面广,包含餐饮、文化、旅游、体育、交通运输等多行业领域,补贴支持申请便捷,信息不需重复填报,让中小微企业真正获得了实惠和便利。
  (二)开放“金融服务直通车”,告别“贷款审批难”
  发挥区块链优势,有效破解数据确权、增信、赋能难题,开通首贷、续贷、信用贷三个“线上中心”,指导金融机构优化产品设计、简化申办流程,推出“雄安抗疫纾困贷”系列产品,开通线上“绿色通道”,实现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金融机构产品与企业融资需求“零距离”对接。目前,平台接入新区全部26家金融机构,发布金融产品61个,为215家企业成功审批发放贷款290笔,合计贷款金额超10亿元,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平均用时短至2天,信用贷款占比近100%,数据信息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极大提高了贷款投放效率及贷款可得性。
  (三)打通就业招聘市场,告别“人才就业难”
  平台打造了“人才智慧服务”平台,发布新区企业毕业生五项措施之落户、房租补贴、雄才卡申请,目前政策开发已完成,雄才卡申请已上线。人才服务板块共接入25家定点职业培训机构,27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发布3项人才政策,并开放了“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在行动”、“2022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3个招聘版块,其中按区域划分开设了雄县、容城、安新3个招聘专场,按人群划分开设了零工、雄安雄才、退役军人、城镇失业、高校毕业、脱贫劳动力6个招聘专场,按系列划分开设了回迁群众专场、高校毕业生专场、灵活就业专场、重点帮扶群体专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专场、退役军人专场、综合服务类专场等7个招聘专场,以及3个直播带岗频道,累计140家企业发布了782个岗位需求,共注册人才209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