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石家庄市出台2014年工业企业对标行动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4-04-17 来源:石家庄市工信局

    为贯彻落实石家庄市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和改善“两个环境”广播电视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拓展对标行动,依据河北省《2014年工业企业对标行动工作要点》,目前,石家庄市对标办出台了《石家庄市2014年工业企业对标行动工作要点》,主要内容包括:突出“一个重点”,完善“两个机制”,拓展“三个平台”,开展“十项工程”。
    一、突出一个重点
    把推进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减排作为全年对标工作的重点,开展“企业能效对标年”活动(具体方案另行制发)。进一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该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压缩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努力调整行业结构。实施能效提升计划,重点抓好石化、建材、医药及轻工等行业10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年节约25万吨标煤的能力。推广高效电机、风机、水泵、空压机、变压器,提升电机系统运行效率5%以上。建立企业节能环保对标管理体系,选择一批基础好、有特色、代表性强的工业园区,大力推广使用污染防治新技术,培育积聚一批低碳型企业,推广工业园区低碳管理的先进模式,试点园区排放强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引导和带动工业低碳发展。
    二、完善两个机制
    1.政策驱动机制。充分发挥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的推动作用,落实对标行动激励政策,在专项资金、项目立项、融资信贷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倾斜。
    2.督导考核机制。推动将对标纳入各级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及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对标督导检查、定期通报和考核制度。
    三、拓展三个平台
    1.网上对标平台。大力推动对标与信息化相结合,推进以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等环节为重点的对标管理信息化,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网上对标平台,健全对标指标数据库,实现科学对标、在线对标、实时对标。
    2.培训交流平台。围绕节能降耗、研发设计、管理提升等内容,开展对标行动专题培训。组织3期对标观摩培训,市县联合举办县域企业转型升级对标培训班2期。各县(市)区依据各自特色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标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到省内外、国内外进行对标考察学习,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3.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企业管理和对标专家库,组织专业化管理咨询机构,为10家具有一定代表性县域中小企业开展现场指导和管理诊断,帮助中小企业改进管理。建立该市主导行业对标网,为该市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鼓励支持县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建一批省级示范平台和国家级示范平台,着力解决一批企业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
    四、开展十项工程
    1.创新研发对标工程。通过对标行动引导企业以自主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以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品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指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实现由“石家庄制造”向“石家庄创造”的战略转变。年内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认定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
    2.技术改造对标工程。坚持“对标先行、技改跟进”,指导帮助企业通过对标行动,查找制约企业技术升级的瓶颈和短板,明确技术、装备、工艺改造提升的方向和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工作力度,实施200项对调结构转方式有重大影响的重点技改项目,突出抓好20项科技成果产业化、60项延伸产业链条、20项强基工程和20项龙头企业培育项目,强化服务,促其加快建设,早日“达产达效”。
    3.新上项目对标工程。围绕技术、装备、能耗、排放、质量、效益等项目要素,对标国内外高端和强势企业,按照产业政策,谋划、筛选和优化新上项目,确保科学决策。以建立和完善产业链为重点,扩大招商引资,紧盯跨国公司、央企大集团和知名民企的产业布局调整动向,充分利用该市毗邻京津的区位、便捷交通、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等优势,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和创新团队引进,吸引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在该市布局建设新兴产业项目,强力推动该市工业的快速发展。
    4.对标示范工程。继续推动创建该市对标示范企业工作,指导该市示范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对标示范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示范企业率先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同时,创建行业标杆指标200项和一批行业“第一”或“唯一”,激励企业对标行业高端、从“对标、达标”向“超标、制标”迈进。
    5. 贯标达标对标工程。围绕标准、品牌、质量开展对标,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自觉贯彻执行国际、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制定,鼓励企业执行高于国标、行标的企业标准。引导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国标、行标制修订,争创省级“质量标杆”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河北省著名商标,省级质量效益型企业及省政府质量奖。
    6.管理提升工程。依据《河北省企业管理提升计划》,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和加强服务等方式,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推行精细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优化企业经营机制。积极推广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推动创建省级、市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
    7.产业集群对标工程。积极引导产业集群进行对标,以培育壮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加速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指导各县(市)区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大力实施产业集群示范和提升工程,加速培育一批年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产业集群,争创省级示范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项目,不断提升集群发展水平。
    8.工业设计对标工程。稳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计划》,推动工业设计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组织开展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认定工作,积极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工业设计交流活动和工业设计大赛,推动工业设计和创新的跨越赶超,提升该市工业设计品牌知名度。
    9.两化融合对标工程。通过对标着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向敏捷制造、网络化制造、精细化管理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力争年内使该市主要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5%,大中型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深入开展培育两化深度融合典型示范企业和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工作,年内培育省级两化融合重点企业20家、省级两化融合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
    10.安全生产对标工程。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政府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三项制度”,落实各项承诺事项。督导企业认真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逐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引导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加大企业全员培训力度,制定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来源:石家庄市工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