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石飞对标先进加快研制精品飞机
“小鹰”翱翔世界 “海鸥”展翅欲飞
自主创新的多用途飞机小鹰500实现批量生产,首次出口国际市场;轻型水陆两栖飞机海鸥300研制全面提速,即将首飞;积极参与蛟龙600大型水陆两栖灭火/救援飞机的研制;积极运作Y15-2000型飞机研制立项审批……中航工业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石飞)通过与国外先进同行“对标”,加大新产品研制力度,通过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不断完善通用飞机系列产品链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月31日上午8时30分,中航工业石飞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枢玮一上班,就直奔会议室,召开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研发生产调度会,研发部、工程部、制造部和相关参研分厂的负责人悉数到场,研究解决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确保海鸥300飞机今年8月实现首飞、11月份参加珠海航展并进行飞行表演。”张枢玮态度坚决。海鸥300飞机是该公司继成功研发小鹰500后,又一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机型,它既能在陆地也可在水面上起降,可广泛用于公务飞行、客货运输、医疗救护、航空探测和旅游观光,市场前景十分乐观。“航空产品的竞争是全球性的,你的产品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才会有市场。”张枢玮通过深入欧美先进企业调研考察,认为国内通用航空与国外相比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运营规模、产品品种、工艺水平和市场服务上,世界通用飞机数量已达36万架,而我国在册的通用飞机还不足1000架。
对标高端,认清差距,奋起直追。中航工业石飞在研制海鸥300飞机的同时,加紧进行小鹰500的改进改型,以小鹰500飞机为平台的鹰眼500侦察巡逻机,已经完成了调研论证工作,方案设计全面展开;小鹰500飞机座椅26G大过载动态碰撞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填补国内民用飞机的空白。经过中国民航部门现场审核,该公司取得了民用航空器维修许可证、维修培训机构合格证,增强了为用户服务的能力。
上午11时,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傅长民引领记者参观了飞机初装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组装两架小鹰500飞机的机舱,薄而坚固的外壳,用密密的铆钉连接在一起,精致小巧的“小鹰”已现雏形。第一架海鸥300飞机的尾翼、襟翼、机身中段等部件正在型架上铆接,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等在现场有序地忙碌着,正按计划节点推进研制进程。
小鹰500是中国首款能够提供给私人使用的飞机,其综合性能达到国外同类机型先进水平。2009年,中航工业石飞实现了出口外销的历史性突破,签订了8架小鹰500飞机出口老挝的合同。2010年,将是该公司航空产品生产繁忙的一年,全年将生产交付运五B飞机6架、小鹰500飞机50架,海鸥300飞机将实现研制首飞,企业还将实现整体搬迁。
中航工业石飞的“新家”,位于栾城县的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7亿元,新建厂房10.5万平方米,新建一条1200米长的2B级通用飞机试飞跑道,各项硬件设施得到全面提升。自2009年9月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程进展顺利,目前,钣金钳焊、综合机械加工、部装总装和热表处理4个厂房共计6万平方米建筑全面开工,上半年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年底前将全部完工。“以新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加快缩小与国际航空企业的差距。”张枢玮表示,只有先进的,才是世界的。中航工业石飞正积极加强与航空院所合作,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无人机、小型通用飞机、有关航空技术等合作达成意向,面向全球化的航空市场,加快国产通用飞机的研发和生产步伐,健全通用航空市场服务体系,增强通用飞机全寿命服务保障能力,在十年内成为全球中小型通用飞机的主要制造基地。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