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内,旅客吞吐量从132万人次翻一番达到264万人次,3-5年内,达到500万人次,过去这连想都不敢想。”在石家庄机场采访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为什么呢?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石家庄距离京津两大都市太近,形不成区域航运中心,俗称:大树底下不长草。受这一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石家庄机场发展缓慢似乎理所应当。
其实,换个角度看问题:大树底下好乘凉。机场有一个集聚效应,北京、天津把旅客都吸引过来了,关键看我们怎么想办法把他们吸引到河北来。北京的首都机场去年吞吐量已经突破7000万人次,其发展已经接近饱和,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如果我们能够把基础设施搞得好一些、服务更优质一些,让京津乘客觉得到石家庄机场坐飞机比在当地还方便,完全可以吸引更多乘客。
方便、优质的服务,有时候比单纯的区位优势更重要。要想在全国民航有地位,服务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想,郑州机场将服务项目细化为1400多项,儿童游乐园、母婴室等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项目陆续推出……正因为如此,有时候人们出行,宁肯舍近求远,也愿意到郑州机场享受优质服务。
思想解放有多深入,发展的天空就有多广阔。学习先进地区,不但要学习具体做法,更要学习先进理念,从观念上对标,才能在行动上进步。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