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苦瓜套种,苦瓜株间距100厘米、黄瓜株间距40厘米;上年10月播种,元旦、春节期间黄瓜上市,3月底开始收获苦瓜,一年可以收入10多万……”4月1日下午,在山东省寿光县三元朱村王万林的冬暖式温室大棚里,一大早驱车近500公里前来取经的永年县广府镇当头村菜农张占民,认真地听着介绍。
时下正值蔬菜大棚“定制”的关键期,到山东寿光学习的永年菜农络绎不绝。“我们经常合伙租一辆面包车,连夜赶路,上午取经,下午返回,一年少说也得来寿光三五趟。”张占民向记者介绍道:“永年大棚大都是1米多高的拱棚,只能种油菜、菠菜等叶菜,和寿光这种可以全年生产的冬暖式温室大棚相比,每亩地收入差了好几倍。去年我们村学习寿光建了30多个冬暖式温室大棚,没想到还能套种。”
永年县是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拥有12个蔬菜生产专业乡镇、218个生产专业村,蔬菜播种面积70多万亩,是我省蔬菜产业的“龙头”。然而,通过“对标”全国蔬菜之乡寿光,20多万永年菜农还是看到了差距。
“寿光蔬菜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占据着国内蔬菜产业的最高端,像温室大棚种植、净菜包装上市早已普及,而永年大路菜多,品牌不亮,蔬菜分级采摘、包装、加工才刚刚起步。”在永年从事蔬菜生产管理工作近30年的玉兰勋说。
主动“对标”寿光,实现蔬菜“买全国、卖全国”,在永年正成为一种共识。去年,永年县新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建的37个大棚,后坡高4.6米、坑深1米、棚高4米,完全是寿光标准,就连施工队和农业技术员都是从寿光请来的;姚寨乡姚寨村44户菜农也自发组成专业合作社,建起了20个占地2亩的寿光式大棚。今年春节刚过,永年县京山育苗专业合作社专门从寿光引进了5万棵碧玉苦瓜、10万棵黑长茄、40万棵溯源黑宝圆茄子的种苗,目前已供不应求。
永年县政府也积极助推菜农“对标”寿光。据县农牧局蔬菜办主任刘树坤介绍,从去年开始,永年县财政对每个新建的冬暖式温室大棚给予1万元补贴,以加快全县中小拱棚改造,今年还将建设3个百亩蔬菜示范园,投资5亿元建设永年农产品批发市场,带动蔬菜产业上档升级。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