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唐钢公司深入开展“指标上台阶、争先创优”活动,实现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历史性突破,23项指标中有21项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以上,其中9项进入行业前五名,7项进入行业前三名,热轧宽钢带成材率、冷轧宽钢带成材率、冷轧宽钢带工序能耗、热轧中厚板成材率、热轧窄钢带成材率、热轧窄钢带工序能耗等6项指标名列全行业第一。公司坚持从指标的持续优化、精细化管理和工序能耗管理入手,不断提高对标的实际效果。
一是狠抓指标的持续优化。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下设成本、技术、公辅三个工作组,全方位加强对各项指标的管控。每月组织一次全公司各项技经指标的综合分析总结,从指标的分解落实入手,在对标中查找差距,抓住薄弱环节和影响指标优化的关键因素,攻坚克难,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二是狠抓精细化管理。从铁、钢、轧各工序的具体生产环节入手,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各项技经指标的大幅提升。如炼铁工序,通过不断优化主料结构,加强高炉运行管理,积极完善操作制度,实现高炉利用系数、综合焦比、喷煤比等关键技经指标历史性突破,并长时间内持续优化。南区高炉以其过硬的各项指标成为了集团内部同类型高炉的标杆。
钢轧系统通过提升工艺标准和钢坯质量要求,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制定合理的保温制度,合理控制加热炉温度和轧制节奏,减少切损量和堆钢量,从而实现了钢材成材率的稳步提升。其中热轧宽钢带成材率、冷轧宽钢带成材率、热轧中厚板成材率、热轧窄钢带成材率位居行业榜首。
三是加强各工序的能耗管理。加强炼轧生产节奏及品种的匹配控制,狠抓电、煤气、氧气等主要介质消耗的持续攻关,提高热装率和热装温度,改造加热炉烧嘴,提高加热炉炉温的均匀性,保持合理的加热温度。同时,控制好合理的开轧温度,减少生产外能源消耗。通过加强能耗管理,公司冷轧宽钢带、热轧窄钢带工序能耗在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来源:产业政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