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 搞好服务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对标行动中的作用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
省冶金行业协会作为冶金行业的自律组织,在近几年冶金行业的对标工作中,紧紧抓住重点,贴近企业,努力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发挥了沟通、协调、服务的作用。根据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的通知要求,现就省冶金行业协会开展对标方面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过去几年对标活动的成果
一是建立起较为系统完备的统计体系,为对标活动奠定了基础。目前协会共有月报、季报和年报3种共10个统计信息网络系统;共有10大类16836项指标、4种报表体系;并建立起行业运行分析体系。在产值、产量、环保、能源、价格、成本等指标基本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出全省冶金行业运行分析、环保能源消耗分析、成本和价格分析、产业预警报告和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报告等一系列深层次统计衍生产品;二是建立起对标体系。在全省统计网络的基础上建立起钢铁企业对标网络,重点开展了铁前成本对标,每个企业每月报送铁前成本完成情况,协会每月结合有关统计数据和指标对比情况,定期发布对标结果,引导企业学赶先进、降本增效,为我省钢铁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各企业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取得重要成果:
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在全国比重进一步提高。1-10月,全省共产钢11793.0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0.98%;产铁11692.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2.86%;产钢材12367.6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6.52%;钢、铁、材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4.96%、25.68%、21.87%,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2.17、1.9和2.41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逐步回升,实现利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钢铁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77.07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3.4%;实现利税312.22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24.74%;实现利润185.25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24.12%。虽然同比看,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指标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环比看,大体呈逐步上升、近期稍有回落的态势,其中7月份实现利润34.09亿元,10月份实现利润16.66亿元,分别是1月份实现利润8.18亿元的4.17倍和2.04倍。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1-9月,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99.78亿元;同期全省重点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09.12亿元,占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的36.40%,高于钢材产量占全国份额比重(21.87%)14.53个百分点。
品种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产销率提升、市场需求大的产品有较高增长。1-10月,全省重点冶金企业完成产销率98.98%,比去年同期提高0.69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101.14%,比9月份提高1.43个百分点。产销增长比较大的品种主要有:热轧窄钢带2339.2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4.98%;钢筋1389.4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8.18%;棒材546.2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6.44%;盘条1544.6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0.49%;中小型型钢1215.3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8.88%。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开展对标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协会从2004年开始在全行业组织开展铁前对标活动。几年来,积极组织企业确立对标对象,深入查找与先进企业之间的指标差距和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挖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潜力,不仅改善了指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还使对标成为强化职工竞争观念、大局观念、成本意识、发展意识和激励企业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
省委书记张云川在省委七届五次全会上指出,要引导企业,与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对标开展行动”,在技术装备、产品研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逐项查找差距,制定追赶、跨越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是省领导高瞻远瞩提出的更高层次、更具时代意义的对标,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质量、构建现代企业体系的要求。我们将按照张云川书记的指示和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的部署,站在构建我省现代工业体系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积极配合对标行动,及时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努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推动企业及行业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三、健全完善对标体系,进一步深化对标工作
一是扩大对标网络。在现有对标网络基础上,在协会的各专业、各系统之间建立横向联系;同时协会各部门与各个企业相应部门之间建立纵向联系,将经济技术指标对标逐步扩大到技术装备、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和人才队伍对标,使对标网络能够全面系统反映行业及所属各专业、各系统、各企业的情况,使协会对标网络成为企业对标活动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健全对标指标体系。2005年,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对标实际要求,创建了河北省钢铁行业主要指标对标体系。我们将根据对标行动的要求,进一步扩展充实指标体系,为对标行动提供更加健全完善的指标体系。三是完善对标制度。进一步明确指标报送的有关规定,保证数据及时、准确、系统、全面,确保对标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强化对标分析。坚持月、季、年定期对标。每月及时汇总整理各企业数据,详细列出各企业生产成本、价格、消耗及成本升降趋势图,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同时对当月原、燃料价格的市场动态进行科学地分析和预测,做好钢铁生产成本的动态监测工作。五是突出铁前成本对标,推行精细化管理。由于生产不同的品种,炼钢、轧钢工序所用原料和工艺有很大差别,各企业之间不可比因素较多,而炼铁工序则基本不受炼钢、轧钢品种影响,各企业之间的可比性比较强。同时,铁前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70%左右,相对于总成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我们继续坚持以铁前成本对标为重点,并在继续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将对标领域扩大到技术装备、产品研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各个方面,为对标行动提供比较全面系统的省内动态指标平台。六是扩大对标范围。协会将组织全体会员单位积极投入到这次对标行动当中,将河北钢铁集团作为河北省冶金行业开展对标活动的示范标杆企业,大力宣传河北钢铁集团多年来开展对标活动的先进经验,引导各企业进一步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努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结构调整。七是强化对标交流。每年召开一次对标挖潜工作会议,适时组织开展专项考察学习交流活动,总结部署对标挖潜工作,交流对标挖潜经验,推广先进典型,使对标行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
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我们将积极配合这次对标行动,以建设钢铁强省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入、持久地搞好对标活动,努力为我省冶金行业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产业政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