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接受《春动河北 2010》节目专访

发布时间:2011-08-22 来源:厅产业政策处

    主持人:企业转型首先要有一个思路的转型,要是思路打不开,可能转型之路就很难走。在转型之初,思想观念和理念的更新更为重要,是这样吗?
    张文学:是的,企业转型要面对两大难题。一是为什么要转型,解决思想问题,解决认识问题。第二点就是怎么转型,解决思路问题。 “解放思想是搞好一切工作的总阀门”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的这句话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观念决定思路。总体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思想问题。企业要转型,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调整和建设,在这点上开滦是有基础的。刚才已经讲到了,2002年开滦就制定了转型发展战略,是全国煤炭系统制定发展战略最早的企业。这么多年来,开滦干部员工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升华,大家对转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第二个问题是怎么转型,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世界上有很多资源型城市和企业转型,成功的有,失败的也很多,开滦集团实现转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基于这一点,我们确定了转型的原则,一是要依托于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二是要立足于国家的产业政策,三是要融入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调整转型之中,四是要学习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企业经济转型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科学的制定好经济调整转型的战略规划,来加快结构调整、经济转型。
    主持人:刚才张董事长谈到了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知道德国的鲁尔在这方面做的是非常好的。请张董事长谈一谈,开滦怎样借鉴鲁尔的经验,推进企业转型。
    张文学:开滦进行了132年的开采,可采煤量已十分有限,原来是11个矿井,现在有4座矿井已经破产。唐山矿区现在的产量维持在2500万吨左右,如果按照这个生产能力维持的话可能也就只能开采不到20年的时间。而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程度越来越大,生产成本越来越高。面临这么严峻的情况,开滦怎么办?是等到资源枯竭以后才转型,还是现在就未雨绸缪提早安排、提早谋划?结构调整是工业企业绕不开的一道“必答题”,调整的越早,越主动,企业越具有活力、竞争力,调整的越晚,越被动,付出的成本就越高,代价就越大。鲁尔的情况和开滦相类似,鲁尔是1847年建矿的,比开滦早了31年,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末期,因为资源的枯竭,产能下降,开采成本直线上升。也包括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的使用,煤炭市场萎缩,不得不转型。鲁尔利用了它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和优秀的人才,走出去到美国、到澳大利亚,开发新的资源。鲁尔没有放弃煤炭产业,不但没有放弃而且继续把它做大,这是第一个点。
    第二点是鲁尔利用原来的区位优势来搞煤炭的贸易,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鲁尔的煤炭贸易规模是世界第二;同时鲁尔利用原有的土地搞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曾排名世界第五。另外鲁尔还发展非煤产业,搞煤机制造、煤化工和文化产业等等。开滦和鲁尔有相类似的情况,这两个企业都是老企业,都具有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都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我们学习鲁尔的经验对开滦经济转型有很大的启发。
    主持人: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工业企业中大力提倡对标行动,其实开滦和鲁尔的关系也是在对标,对标使开滦学到了经验,也增强了信心。张董事长刚才谈到了,鲁尔在发展以煤为主业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了新的产业,那么开滦在这方面的战略思路是什么?
    张文学:经济转型的核心是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培育和发展替代产业和延伸产业,包括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推进自主创新,研发和生产高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搞好节能减排。开滦在转型的过程中,首先是从战略层面进行转型,以战略转型来引导发展模式的转型。刚才提到了对标,我想开滦和鲁尔的对标是战略的对标,根据开滦的实际情况,谋划转型思路,制定转型发展战略。
    开滦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模式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的转变,推进“一基五线“建设。
    一是从以煤为主的一元发展战略转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多元发展战略。通过横向衍生式和纵向延伸式,在继续扩大煤炭生产的同时,把发展触角延伸到煤化工、煤电热、现代物流、房地产、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煤基产业和非煤产业,从根本上打破煤炭—业独大的产业格局。
    二是从以产量增长为导向的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向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积极推动价值链管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废弃物综合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围绕煤炭深加工,延伸煤基产业链,对煤伴生资源进行梯级利用,大力发展洁净能源和新材料,提高产品附加值,摆脱依赖产量增长、依靠资源投入增长的高环境成本的发展方式。
    三是从着眼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转向融入区域经济的城企互动发展模式。顺应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振兴11个产业调整规划,“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建设等发展思路,全面融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布局之中。
    四是从单区域挖潜型发展模式转向以总部经济为基础的多区域发展模式。坚持“内挖外扩”,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加大技术改造,稳定唐山和蔚州区域现有产能,延长老矿区寿命,把煤炭增产的出路放在加大外部资源扩张上,增加战略储备,形成了以唐山总部为“头”、以外埠煤炭开发为“脚”的多区域煤炭产业发展格局。
    五是从封闭式整合发展模式转向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发展模式。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横向战略合作;引进吸收新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借势借力发展。
    六是从传统粗放型管理方式转向以精细化、科学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信息化控制系统基本做到企业全覆盖,实现各公司、各单位管理模式的基本统一,实现业务流程的科学化、现代化,向管理要效益。
    “一基五线”是,把煤炭作为基础产业,把煤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和房地产、节能环保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线。
    主持人:张董事长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但是,在推进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也是对产业再认识的过程。比如说物流产业,很多人认为物流就是跑跑车、拉拉货,但是开滦的物流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到企业产值半壁江山,这方面的情况您再详细谈一谈。
    张文学:现代物流产业,最早是1901年出现在美国,随后上世纪三十年发展到日本,中国发展物流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应该说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型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开滦集团发展物流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区位优势,高速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另外是临港,100公里内有3个港口。第二个优势就是有大量的存量资产,开滦自身还有425公里的自备铁路,有年吞吐量500万吨的自建码头,这都为物流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还有供电、供气、供水、供暖等很完善的基础设施。第三个优势是有大量优秀的人才。我们利用三大优势把物流产业发展起来。开滦现代物流产业有四大板块,一个是煤炭专业物流,这是我们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是物资的仓储加工配送。第三是运输服务。第四是国际贸易,国际物流。
    煤炭专业物流现在占到了开滦物流产业的70%多一些。开滦集团发展煤炭物流不仅仅是为了把经济总量做大,更重要的是利用外部资源来调整、优化开滦集团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档次。2009年开滦集团自身产煤4045万吨,我们又外购煤炭2897万吨,通过这个措施,不仅增加了精煤总量,优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效益。而且扩大了开滦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开滦的市场控制力和话语权。
    主持人:彭老师,在我们推进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究竟有多少优势,这些优势又怎么去发挥,存在一个问题。对物流产业,开滦曾经要改制,现在又成了企业转型的支撑。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彭真怀:我们刚才讲到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实际上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战略思路是发展接续产业,要连接要继续,另外就是发展替代产业,由什么来替代煤炭产业,开滦在这个方面已经体现了它的前瞻性的眼光和战略性。
    比如说开滦继续以煤炭为基础,同时发展现代物流业、煤化工产业、文化旅游和房地产业,还有装备制造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业,开滦集团称之为 “一基五线”转型发展新格局。我认为这个是完全符合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提出的关于河北现代产业体系的整体思路。因为只有发展这些替代产业才能使我们的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和附加值。从开滦集团2008年以来的情况来看,通过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开滦已经赢得了战略的主动权,站在了现代的制高点上。开滦的现代物流产业,在2009年产值达到了275亿元,煤化工产业产值达到76.6亿元。而且大家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忽略的文化旅游产业,2009年也实现了7000多万元产值。
    张文学:物流产业和煤化工产业是开滦集团目前发展的支柱产业,两个产业占到了总收入的近65%。有人说,文化产业现在只有7000万元产值,跟559亿元的总产值相比好像显的微不足道。对文化产业来讲,我们当时谋划的时候基于两点,一点是开滦是百年企业,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传统的优秀文化,有着非常珍贵的、独特的文化价值,这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提炼、整合,发扬光大,继承下来,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依托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来开发工业旅游,发展文化产业,既提升了开滦的软实力,提高了开滦的影响力,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一点,我国的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有很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工业文化刚刚起步,三、五年以后我相信我国的文化产业一定会发展壮大,那个时候开滦的文化产业就会先人一步,站到一个制高点。这是一个战略产业。还有装备制造业,开滦的装备制造业有很雄厚的基础,原来是以修理为主,现在以制造为主。国家和河北省对装备制造业都非常重视,都定位为支柱产业。开滦集团也要把装备制造产业做大,成为开滦新的战略型的一个产业。
    主持人:2009年,在开滦的“一基五线”产业体系中,开滦把节能减排定位为转型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一般来说,大家都把节能减排当做一项任务,但是开滦却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新鲜,请张董事长为我们解释一下。
    张文学: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2008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提出节能减排“双三十”工程,目的是为了增强全民的节能减排的意识,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工作是一个长久性的工作,应该把它涵盖到所有的工作之中,大家都要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因此,开滦提出,不但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一个任务来完成,更要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一方面增强我们的节能减排的意识,增强自觉性,更重要的是培育一个新型的产业。
    就煤炭企业来说,节能减排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煤矿的废水、废物、废气包括土地塌陷的整治怎么处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我们节能减排围绕五条线来推进,第一条线是废气的利用。第二条线是矿井水的利用。第三条线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第四条线是土地塌陷治理。第五条线是煤化工废水废物废气利用,特别是废水污染很严重,我们经过一级生化处理后,COD降到150mg/L以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二级深度处理,COD降到了30-50mg/L毫克,种花养鱼都没有问题,这个技术我们申报了专利。
    开滦从领导到员工都非常重视节能减排,这几年我们在节能减排上投入的也比较多,两年投入了8个亿,搞了245个项目。2009年产值实现20.3亿元。
    主持人:我们录制节目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张董事长的介绍非常鼓舞人心。在座的今天还有开滦的很多员工,我们请他们来说一说。
    员工:董事长您好,我是唐山矿业公司的一名员工,刚才听了董事长对开滦发展成就的讲述我非常振奋。作为一名员工我们非常关心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关心个人的发展。请问董事长,我们如何处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张文学: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员工发展,改革成果要共享,企业的核心是人,没有人就没有企业,所以我们开滦集团企业文化的共同愿景是基业长青,员工幸福。多年以来,开滦集团始终把人才的培养、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开滦集团形成了关爱员工、关心员工、尊重员工、团结员工、依靠员工的良好氛围,使员工企业形成了我靠企业成长,企业靠我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第二点是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我们提出了矿井不减产,岗位不裁员,工人不减薪的“三不政策”。2008年、2009年我们员工的收入平均增长了46.7%,应该说这个增长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今年我们还要给员工继续增长工资。2009年我们还面向社会招工了5700人。
    第三点,就是员工子女的就业问题,2009年集团党政班子研究采取了一项措施,对企业内部员工大专以上毕业的子女进行考试,考试合格之后进行培训,培训合格之后,聘任上岗,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还有关系到员工的一些切身问题,比如井下员工喝热水吃热饭。全国煤炭企业真正实现井下能够喝到热水、吃到热饭的,只有开滦。2009年遭遇金融危机,但我们还是下决心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主要的工作场所都要让员工喝上热水,吃上热饭。2009年还确立了为员工办十件实事工程,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企业要发展,最终目的是员工要发展,员工要幸福。
    主持人:2009年开滦是在全省重点国有企业中经济效益增长和发展最快的。
    彭真怀: 2009年开滦集团在河北省国有企业系统是发展模式最先进,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型国有企业,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个结论。刚才我们讲到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省国有企业利润总体下降了25%,开滦却逆势而上,实现了销售收入559亿元,利润总额增长了38%,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的战略目标,所以这是开滦人的光荣,是开滦对河北人民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主持人:张董事长到这个月就已经来开滦两年了,最后我们让张董董事长发表一下他的两年感言。
    张文学:再有一个月,我到开滦工作就两年了。两年中,我感觉到在开滦工作非常舒心,非常高兴。两年来,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靠大家的支持,靠社会各界的帮助,这两年开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8年、2009年开滦的经济总量营业收入增长了2.5倍,由2007年的157亿元增加到559亿元。利润总额增长了2.3倍。特别是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开滦因为煤炭综合价格下降了16.3%,少收入17.5亿元;焦炭价格下降36%,少收入了18亿元,这两个产业少收入了近37亿元,但是2009年开滦的营业收入比2008年增加了225亿元,增长67%,利润增长了38%。
    开滦的转型发展还只是刚刚起步,开滦经济转型的路还很长,如果说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是初步的。我们的新型产业发展的后劲还不足,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来夯实基础。我们的目标今年提的更高一些,今年原煤产量要达到5800万吨,营业收入要实现800亿元,任务非常艰巨。但是有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有省政府国资委的正确领导,有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努力工作,实现这个目标是非常有希望的。到那个时候,百年开滦将焕发出更强的活力和生命力。

    来源:厅产业政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