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标活动,我们要争做行业内的‘龙头’。”5月24日,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金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十足地说。
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是一家以生产尿素、甲醇为主的煤化工企业,河北省碳一化工基地。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国有三分之一以煤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出现了停产、半停产,80%的企业出现亏损。但该集团通过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取得了销售收入14亿元、利税9817万元的业绩。
走进该集团内部,位于四楼的一块块奖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强民营企业”……一块块奖牌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企业的实力。“这些年来,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通过对标,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刘金成对记者说:“过两天,我们将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外出对标考察,学习借鉴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进一步查找我们的不足,制定追标目标和措施,确保企业的生产消耗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
“正元”人告诉记者,企业原来相对比较封闭,没有对标的意识,也不知道自己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随着发展,企业开始与国内同行业之间有了一些交流,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对标管理机构,企业对标工作重点放在了数据采集和考核上,存在局限性。今年,该集团紧紧抓住全市开展对标活动的契机,专门成立了对标工作领导小组,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深化管理、提高质量、节能减排,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在对比分析后,“正元”人发现,原料浪费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于是,该集团在柏坡正元新上年产5万吨煤球项目,并在基本试烧成功的基础上,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各子公司探索利用8-13mm粒径的粒级煤,规定每烧一吨粒级煤奖励子公司15元,烧一吨煤球奖励10元,经过努力,目前中冀正元、正元化肥已经实现日烧小粒度煤100吨以上,柏坡正元更是摸索出了粒级煤与煤球混烧的经验,在每天利用90吨左右煤球的情况下,还可掺烧粒级煤100吨左右。“经过原料的调整,每日节约费用在3-5万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企业对现有装置进行最大限度挖潜降耗,使现有装置发挥最大的生产能力,达到最低的消耗指标。另外还在管理上进行挖潜,减少各个环节的跑冒滴漏,提高原材料以及闲置资产的利用率,减少了成本。
“通过对标活动,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这对企业加强管理、认清形势、降低成本非常有意义。通过对标,我们要做化工行业的‘龙头’,争取使煤、电、气等消耗水平达到全行业最低,生产成本全行业最低。而经济效益要追求全行业一流。”谈及未来的发展,刘金成胸有成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今后,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不但要与行业内标杆单位进行对标,还要在企业内部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对标,并将积极与中国氮肥协会和行业标杆性企业进行沟通,查找企业对标工作中的不足,通过对标挖潜,进一步提升各项指标控制水平,实现行业领先。
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