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全省钢铁行业对标行动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1-08-25 来源:产业政策处

    对标行动是调结构、转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力抓手。省冶金行业协会在全行业深入、持久地开展企业对标行动,引导企业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不断追求更高的质量技术和管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不断取得新进步。上半年,重点统计分析的17项对标指标中有12项指标优于去年同期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和省内重点钢铁企业平均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全面下降,吨钢利润、吨钢纳税额得到提升,促进了全省钢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截至2011年6月末,全省产钢9108.5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06%,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50个百分点;产铁8725.1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60%,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20个百分点;产钢材10033.8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4.00%,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20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96.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29%;实现利税218.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17%;实现利润131.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73%。其中全省重点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40.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84%;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3.32%,比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2.55%)高0.77个百分点,全省69家重点钢铁中有35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高于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水平。
    一、科学制定对标方案,深化对标行动
    为深入贯彻河北省工业企业对标行动领导小组关于《2011年全省工业企业对标行动工作要点》,促进全省钢铁企业围绕“对标、达标、超标、制标”四个环节和“产品开发、装备更新、工艺水平、岗位技能”等要求,强化对标行动,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结合实际,制定了2011年河北省钢铁行业对标方案。主要内容分为六个方面:一是搭建对标交流、咨询协调服务平台。通过组织召开冶金行业对标经验交流会的形式,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工艺技术问题,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平台。选择对标典型企业进行经验交流,为钢铁企业搭建对标交流平台,促进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通过交流找出自己的差距,认清自己的“短板”,认定学习的“标杆”,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确定追赶目标,提升对标活动效果,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水平。请对标专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进行对标知识和相关政策的培训,为企业对标提供支撑;二是组织完善对标指标体系,扩大对标范围。引导企业扩大对标内容,向发展理念、经营机制、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指标延伸,修订和完善对标指标体系,由“对标、达标”向“超标、制标”推进,全面推进全省冶金行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三是加强对标综合分析。通过对全省重点钢铁企业对标指标的综合分析、排序,树立标杆企业和标杆值,为钢铁企业学赶先进提供依据;四是贯彻实施五项工程。强化对标组织管理,引导企业结合技术改造、新上项目、产业聚集、淘汰落后、两化融合、发展民营经济等六个结合抓对标,修订和完善对标体系;五是落实对标成效评估机制。根据企业需求,组织行业专家对企业指标改进措施、改进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推动对标行动深入开展。
    二、引导企业自主对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在2010年开展对标行动的基础上,加强对标行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力度,使各企业对开展对标行动的目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认识进一步提高,自觉开展对标行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例如:河北钢铁集团加强对标工作部署,继续推进三大中心任务,重点突出专业对标,明确对标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加大对标实效的评价和评估;唐山国丰以行业领先企业为标杆,以管理提升为手段,完善对标体系,全方位开展对标行动,找差距、挖内潜,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津西钢铁坚持以行业一流水平作为赶超目标,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发动全员开展对标行动。
    截至2011年6月末,省政府重点推进的三家钢铁企业(集团)的利税指标同比均有提高,河北钢铁集团、河北津西钢铁公司、唐山国丰钢铁公司的利税指标分别提高了18.93%、76.66%、5.72%。统计分析的6项经济技术指标中,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承钢公司分别有5项指标优于去年同期水平,河北津西钢铁公司、唐山国丰钢铁公司分别有4项指标优于去年同期水平。统计分析的5项节能减排指标中,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的5项节能减排指标均优于去年同期水平,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和唐钢公司分别有4项指标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三、健全完善对标体系,发挥对标平台导向作用
    根据2010年国内和省内重点钢铁企业实际指标情况,结合省内钢铁企业特点,协会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符合我省实际的钢铁企业对标指标体系,及时对部分指标值进行修定,新修订的对标指标体系分为经济效益指标、环保指标、铁前成本指标、经济技术指标、能耗指标、质量指标、管理水平指标7大类75项指标。修定后的指标体系更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为钢铁企业学赶先进、提高效益提供了更好的依据。
    四、加强统计分析和总结,实施动态对标管理
    一是加强全省重点钢铁企业的对标统计及分析,通过对标指标的综合统计、分析、排序,树立标杆企业和标杆值,不断为钢铁企业学赶先进提供新的依据。二是重点抓好钢铁企业铁前成本对标。生铁成本占钢铁企业总成本的70%以上,抓好铁前成本对标就等于抓住了钢铁企业成本对标的龙头。为此,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坚持加强铁前成本对标,认真抓好焦化、烧结、球团、高炉冶炼等各工序成本综合统计分析和比较,引导企业搞好原料采购、进厂检验、加工筛选、工艺配比等各个环节、各项指标的分析对比,及时查找差距,制定措施,努力在铁前成本这个最具对标潜力的生产环节抓出更大成效。
    五、开展质量对标,扩大对标行动范围
    省冶金行业协会在2011年5月召开的“全省冶金系统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上,提出各质量管理小组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针对企业发展中的技术、管理问题,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开展质量管理小组对标行动。一是要瞄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不断追求更高的质量技术和管理效益指标。不能仅仅满足于达到国家通用标准,而要向高端企业标准看齐开展活动。二是要围绕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新产品开发、技术经济指标、经营管理、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等,全方位开展质量管理小组对标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三是要围绕省政府设立的省名牌产品、优质产品、质量效益型企业及省政府质量奖等积极推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质量管理小组对标行动,进一步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来源:产业政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