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省中小企业局近期采取重点联系、派人指导、共同组织等方式,引导推动辛集、安平、容城等产业集群开展对标行动。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充分调动产业集群企业参与对标行动的积极性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三县(市)成立了对标行动领导小组,由县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产业集群企业对标行动的组织领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对标方案,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推动对标行动扎实开展。二是搞好宣传动员,积极营造对标活动氛围。三县(市)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宣传、举办论坛、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宣传对标行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对标内容、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使集群企业对对标行动充分了解,认识到开展对标行动是通过选树标杆,实现创新超越、走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的重要途径。三是精选标杆企业,明确工作任务。三县(市)采取多种措施,收集近年来国内外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在技术装备、产品研发、节能降耗、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关键参数,分别确定了同行业国内、省内、集群内标杆企业,查找差距、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和具体措施,制定了追赶标杆企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科学确定对标指标
对标行动以产业集群内规模以上企业为主体,以企业整体优化为突破口,突出行业特点、企业特色、岗位特征,在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新产品研发、节能减排和综合效益等方面,分别选取3-5个关键指标与省内、国内、国际先进企业开展对标。工艺技术方面:做到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企业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等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水平在企业管理、生产过程控制方面明显提升。装备水平方面:实现企业主体装备现代化,设备固定资产投入逐年增加,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新产品开发方面:达到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实现较快增长,产品技术含量在同行业中的位次不断提升;申请专利种类、数量(申请数、授权数)不断增加。节能减排方面:实现万元增加值能耗、主要产品能耗、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工业废物处理比例、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综合效益方面:确保企业利润增长率、人均劳效增长率、总资产贡献率逐年提升。
三、标杆先行,示范带动,引导规模以上企业扎实开展对标行动
容城县在全县70家规模以上服装工业企业中筛选了丽友、澳森、津海、大水、集宏兴5家重点服装企业作为标杆示范企业,通过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引领和带动全县服装企业在综合指标、技术装备指标、产品研发指标、经营管理指标、人才队伍指标五大类逐项查找差距,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和改进措施。安平县以丝网特色产业为重点,选取了10家企业作为行业标杆,确立了90家企业作为县内首批提高对象,制定了12项参考指标,包括万元产值利税率、万元产值单位能耗、创新成果转化率、人均劳动生产率、国际标准通过并实施情况,引进先进技术和转化吸收情况、采用先进管理技术情况以及产品检验检测技术装备、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人才引进培养战略、企业发展战略等。把鹤煌公司、捷通公司、英凯模公司、安加公司4家企业作为示范企业。根据比较优势,鹤煌公司侧重技术装备、研发设计,捷通公司侧重工艺保障、产品标准,英凯模公司侧重人力资源、节能减排,安加公司侧重经营管理、开放搞活。各企业紧紧围绕确立的目标任务,对照标杆示范企业,立足实际、把握关键、强力推进。辛集市从当地皮革业规模企业中选择了4家企业作为首批示范企业,通过聘请专家到企业培训、到标杆企业参观等途径学习标杆企业在指标管理上的先进经验,查找差距,制定追赶措施,通过示范企业带动,有力推动了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对标行动的深入开展。
四、突出特色,创新内容,将对标行动逐步引向深入
容城县积极搭建学习对标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到国内先进地区及企业进行学习、考察、对接,借鉴经验,取长补短。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省中小企业局组织的赴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学习对标活动,在合肥、上海举办了容城服装产业合作对接会,与安徽白马服装城在容城县成功举办了以“走进容城、马到成功、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经贸洽谈会。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容城服装企业与国内知名市场、企业的对接,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不足,找出了差距,制定了追赶措施。安平县通过做强龙头、科技创新、做优平台来推动对标行动。针对龙头企业偏小、带动能力不强的实际,筛选振兴、长明、永安等5家企业组建集团,并进一步加大对100家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他们上项目、强管理、搞研发、打品牌,力争三年实现产值倍增。围绕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知名品牌少的实际,大力推进印刷网、装饰网、全国丝网质量检测中心、丝网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安平丝网”已经申报集体认证商标,“英凯模”、“安加”正在申报中国名牌,新筛选了20多家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省名牌;针对丝网产业发展无序的问题,先后建立了护栏、滤材滤器、钢板网等十几个产品协会,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规范集群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辛集市在对标行动中着力推进市场建设,投资10亿元新落成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的辛集国际皮革城,集批发零售、产品研发、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美食餐饮、信息发布、物流配送、服装表演等功能于一体,为企业拓展国内外销售网络、引导皮革产业转型升级搭建了广阔平台。
五、搞好服务,加强扶持,为对标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容城县选派专人针对5家重点监测企业实施“一对一、点对点”式对标帮扶,及时发现企业对标行动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对标指标数据库,完善对标指标体系,规范对标程序和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平台,通过开设专栏和专门网站,及时报道对标行动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掀起对标行动的宣传热潮。安平县对开展对标行动成绩突出的企业,优先向金融部门推荐、优先安排项目、优先获得土地指标、优先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同时,县对标行动办公室建立了重点企业对标指标数据库、最佳实践库,收集相关行业、企业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水平、装备规模、能效水平等信息,定期分析和汇总企业对标活动进展情况,及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辛集市每月召开一次示范企业对标活动情况汇报会,沟通情况、掌握进度,协调解决难题,对进展情况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皮革企业到示范企业参观,由示范企业介绍经验,与会企业间交流对标工作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利用电台、电视台、辛集快报、辛集信息等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为充分调动企业对标积极性,对开展对标行动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实行“六个优先”,即优先安排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推荐申报省产业发展资金等省级专项资金,优先推荐申报国家技术改造、中央财政清洁生产等各类专项资金和产品出口配额,优先安排项目立项、用地指标、融资信贷和政府采购,优先保障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优先提供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质量管理、信息技术等各方面服务。对开展对标行动成效突出、接近或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企业,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给予奖励。
六、抓好项目,做强龙头,对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安平县针对丝网产业布局分散、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大力实施园区突破,谋划了起步区7平方公里、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东区,现各项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一期入驻亿元项目14个,总投资48.8亿元;着力推进国际丝网产业物流基地建设,该基地占地3000亩,总投资20个亿,将成为安平丝网综合服务龙头、华北重要通道物流节点和全国特色产业物流示范基地。推动5家企业组建集团,已有3家企业组建成功,另外两家正在加紧进行产权重组,到2012 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个亿,逐步成为单个产品门类的领军企业。100家重点企业谋划建设了80多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其中有18个列入省市重点,完成投资15亿元,有力壮大了企业实力、增强了行业发展后劲。今年以来,丝网产业实现产值116亿元、利税8.5亿元、自营出口预计2.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和50%以上。辛集市在政策推动下,一批对标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做强做大。梅花皮业有限公司以赶超国内同行业一流企业为目标,加快新上皮鞋项目建设进度,到6月底完成了年产400万双内贸鞋项目和外贸鞋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5300万元,预计可实现产值92000万元,上缴税金2720万元。慧丰公司投资200万元进行了年产11万件裘皮服装项目建设,圣佳公司投资732万元进行了续建项目建设,两个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25000万元。辛州公司、昌顺公司分别投资1000万元、700万元进行了扩建,建成后年产皮革服装可达12万件,总产值8540万元。乾元皮草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进行了皮革硝染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裘皮10万张,产值4500万元。中国皮革和制鞋研究院投资600万元进行了年产1200吨皮革化工新材料项目,建成后年可产皮革化工材料1200吨,产值3000万元。容城县通过开展对标行动,该县服装企业建立了依靠科学、先进、合理的对标指标体系,突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瞄准产业链高端,围绕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与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全面对标,加快追赶和超越步伐,努力提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产品质量得到了飞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来源:产业政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