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赛事进入后半程,截至目前,张家口赛区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共完成各类比赛、官方训练、颁奖仪式、新闻发布会和运动员专访等266场次赛事和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电磁环境良好可控的背后,是他们在默默坚守。
张家口冬奥村技术服务台 袁新舒
袁新舒,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冬奥村无线电设备检测工程师,来自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无线电监测站的她,驻守在冬奥村NOC/NPC(国家/地区奥委会/残奥委会)服务中心技术服务台,负责为各国家奥委会官员和代表团提供无线电频率服务,在一方小天地里,书写着别样的精彩。服务台工作对英语口语和无线电专业知识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她还肩负着为志愿者培训的职责。“再忙也不能乱了方寸,再晚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great terrific!”在一次快速受理应急频率申请后,外方人员对她的工作做出了最高评价。服务41个国家代表队,249次有效咨询,45次应急频率申请受理,81次频率不一致登记,2场全员英语培训,5场志愿者无线电英语知识培训,这是冬奥村“开村”以来袁新舒的成绩单。在这个临时的国际大家庭里,她用专业、认真、热情结起了“同心结”。
袁新舒正在技术服务台开展咨询服务
冬两滑雪中心频率管理工程师 冯颖
“您好,我们OBS这边设备有干扰,能麻烦您给测一下吗?”冬季两项中心无线电频率管理工程师冯颖接到电话立刻向频率主管汇报,在询问了基本情况后,拿着监测设备就出发了。虽然没有翻译,但平时就注重学习英语和冬奥无线电管理知识的冯颖,很快就为OBS排查了自身设备造成的干扰,并为受扰设备指配了应急频率,顺利解决了干扰问题,对方竖起大拇指“The frequency that you give me works well,thank you!”。这仅是冯颖在日常监测、巡检、排查干扰、设备检测贴标……众多任务中的一个小瞬间。来自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张家口无线电监督执法局的冯颖,早在去年2月份就全程参加了冬奥测试活动的保障,去年11月初又第一批进驻场馆工作,冬奥会赛前主动请缨独自进入闭环内开展工作,并将一直工作到冬残奥会结束。长时间的雪上作业,冯颖与雪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名“90后”女孩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电波卫士勇于担当的品质,正如一朵绽放的“雪莲花”。
冯颖正在对OBS设备用频进行重点监测
山地新闻中心安检口设备检测工程师 常皓臻
张家口赛区山地新闻中心无线电保障团队无线电设备检测工程师常皓臻,来自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邯郸无线电监督执法局。早上七点,他提前来到云顶场馆群安检口整理工作资料、摆放宣传展板,迎接当天的无线电设备安检工作。看到通过安检口的人员携带无线电设备入场,他赶紧上前,“您好,需要看一下您的无线电设备是否贴签,经核验贴签的才能入场”,这句话,他每天能重复数百次。他说:“安检口查验无线电设备标签是做好场馆无线电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关卡,只有守好这道关卡,才能减轻场内的保障压力,减少场内无线电干扰隐患”。正是这坚不可摧的第一道防线,有力支撑了场馆内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
常皓臻(左三)正在安检口进行无线电设备入场政策宣讲
颁奖广场监测车驾驶员苗润明
苗润明,是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无线电保障团队监测车驾驶员,28年驾龄的他,来自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秦皇岛无线电监督执法局,是大家口中的“苗哥”。“谢谢苗哥,又早早起来热车了……”保障队员们平时工作很忙,苗润明主动承担起了后勤工作,每天早早起床热车,不留死角的消杀,保养监测车,管理分配物资……大大小小的“家务事”都由他负责。“梧桐大道马杖子方向弯道多、结冰湿滑,大家要提前减速。”苗润明在晚交流视频会上介绍着自己的经验,他关注着每一个细节。颁奖广场无线电安全保障临时党小组成立后,苗润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和大家一起对着鲜红的党旗宣誓,“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入党。”45岁的苗润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苗润明(右一)在党小组会上宣读《入党申请书》
慎终如始、精益求精,他们将以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做好后半程保障工作,为冬奥护航,展无线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