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发展取得成就
一、规上工业平稳增长
2016年以来,邯郸市克服去产能、污染治理及下行压力较大等不利因素影响,稳增长、抓帮扶、促转型,全市工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2016-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技改投资、工业利润年均分别增长5.4%、10.8%、13.5%,均高于全省年均水平和全市预期目标。
二、企业帮扶成效显著
一是精准服务规上工业企业,由市、县两级对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包联,累计协调解决企业厂房租赁、道路硬化、用能用气等方面问题1900多个。二是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全市累计举办银企对接活动160多次,解决企业融资或贷款300多亿元。同时开展了金桥帮扶行动,累计为1000多家企业提供460.2亿元的应急周转资金,帮助一大批企业度过难关。三是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建立健全了清欠日报、专报、通报、“卡单”提示等工作制度,2019年清偿拖欠民营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10.6亿元,清偿率达到87%。2020年以来,偿还无分歧欠款7062.9万元,无分歧账款清偿率达100%;对有分歧欠款进行评审,并全部偿还到位。四是降低企业负担,先后制定了《关于降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企业帮扶降低企业成本的工作方案》《关于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累计降低企业成本100多亿元。
三、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是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制定出台了《邯郸市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及装备、食品、建材等行业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了“三年千项”工程。“十三五”以来,全市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017个,争列省重点技改项目268个。二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9年底,全市轻重工业比例为22.8:77.2,重工业占比较“十二五”末降低1.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7.7%,较“十二五”末提高4.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4.8%,较“十二五”末提高4.0个百分点。三是培育冠军企业。金泰包装等26家企业被列为省单项冠军企业,晨光生物顺利通过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复核,邯钢集团首创高纯稀有气体“航天氙”填补国内空白;派瑞特气研制开发高纯三氟化氮、六氟化钨等气体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四是发展工业设计。在全省率先与工业设计机构等对接合作,组织40余场工业设计宣讲活动,覆盖全市1400余家企业。制定《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政策措施》,建成省内领先、功能齐全的工业设计创新中心。
四、绿色发展持续推进
一是压减焦化、水泥行业过剩产能。2016年-2020年,分别压减焦化产能433万吨、350万吨、180万吨、70万吨、128.2万吨;2019年压减水泥产能88.3万吨,均提前超额完成省定任务。二是打造绿色制造典型。指导帮助7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殊荣,2020年华丰能源科技等四家企业及河钢邯钢集团成功申报第五批国家绿色制造名单。三是推广新能源汽车。2016年-2019年,先后推广新能源汽车8040辆、5008辆、7950辆、12959辆标准车,2020年以来,推广新能源汽车11005辆标准车,完成全年任务289.6%。四是推动污染企业退城搬迁改造。2016年以来,先后完成主城区104家涉气企业环保治理、搬迁改造。
五、民营经济不断壮大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出台了《邯郸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二条政策措施》《邯郸市支持民营经济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鼓励创新创业。2016年以来,先后举办了近百场中小企业订单式服务、全民创业超市等活动,解决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武安工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3家被评为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数量居全省第一。三是完善公共服务,2016年以来,依托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累计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招聘员工15.4万余人,引进专业人才2000多人,帮助企业融资3亿多元,形成了一整套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体系。四是培育特色产业,印发了《邯郸市特色产业振兴工作方案》,完成了永年标准件、曲周天然色素等31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规划编制,其中17个入选“省重点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入选总数全省第一。五是开展企业家培训,2016年以来,围绕大智移云技术、制造业+互联网及工业设计等内容,我局组织开展了30多期企业家培训,累计培训4000多人次,帮助民营企业家转变发展观念、提升创新能力。六是扶持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突出产品的精品化、特色化,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9家企业被工信部评为“小巨人”企业,148家中小企业被评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六、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出台了《智慧邯郸建设总体规划》,谋划实施了一批信息化项目。二是创新政务云建设和服务模式。依托邯郸云计算中心,推动全市非涉密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目前完成超过80%的政府数据融合,安全运维政务应用达118项,累计节省财政资金1.69亿元,2017年邯郸云计算中心项目荣获了中国数字化转型卓越基础设施领军奖,2020年启动云计算二期项目建设。三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出台了《关于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引导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邯郸落地。四提高语音通信质量和宽带接入能力,制定《关于提高我市通信信号质量的实施方案》,联合移动、联通、电信及铁塔公司等,协调解决了通信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开放等方面一批问题,语音通信质量和宽带接入能力大幅提升。五是加快推进企业上云。联合华为公司、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举办了《+智能,见未来,“云”助力企业智造升级—企业上云系列推介会(邯郸站)》等19场“企业上云”主题宣贯巡回培训会,带动1000多家企业上云。
图| 邯钢集团
2020年重点工作及成绩
工业运行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2020年1-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1%,增速居全省第2位。41个新建工业项目达产达效、新增入统,预计全年新增入统企业200家以上、净增80家以上。
保障物资生产供应,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质支撑。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力支持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保障全市应急物资需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突出贡献,邯郸市工信局被省政府评为“河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一名同志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推进产业链复工复产,全市工业经济率先恢复增长。成立了钢铁生产、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7个产业链帮扶小组,每天调度会商,坚持一企一策,对规上工业企业逐企业登门“一趟清”了解企业需求,累计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库存积压、资金紧缺、用工紧张、交通运输等问题450个。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工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一是编制完成产业发展规划。按照“532”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邯郸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邯郸市食品工业发展规划》。二是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深入开展“千企转型”行动,2020年1-11月份全市实施技改项目511个,争列省千项技改项目124个,7个项目已顺利通过2020年省技改资金项目审核,规上工业基本实现新一轮技术改造。三是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建成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8个;促成企业购买工业设计服务32项,工业设计成果转化11项,为22工业设计项目提供456.8万元市级支持资金。四是积极申报试点示范。新兴铸管等12家企业评为省级绿色工厂;成安县、峰峰矿区、魏县成功申报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市、区),争列数量全省第一;指导179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351家;凯盛君恒等7家企业被评为省单项冠军产品,邯郸千羽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邯郸市肥乡区中小企业协会成功列为2020年河北省“工业诊所”,9家企业创建省级数字化车间。
优化民营发展环境,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0.9%,占GDP的67.8%;实缴税金同比增长2.1%,占全部财政收入的68.9%。
大力推动两化融合,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是助力企业抗役复产。在全市推进“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省、市两级平台复工复产信息和人员防控联网管控。联合京东、阿里等平台,组织数十家企业进行在线产品直销,帮助企业解决库存积压、销路不畅等问题。二是加快推进企业上云。联合华为公司、市联通公司等电信运营商,推进企业上云。今年以来,全市上云企业达400多家,累计上云企业达到1000家。三是发展信息产业。与中科曙光合作,谋划推进邯郸市云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打造四省交界的云服务平台。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邯郸落地,促成与新金钢铁的智能工厂示范工程合作项目。
图| 邯郸市工信局联合丛台区政府、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举办 “2020邯郸市数智赋邯·工业升级峰会”
“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思路及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五年,邯郸市将围绕工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数字强市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扶持特色集群,推广工业设计,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力促全市工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