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亩三分地”思想,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打造“一个中心、五区五带五链、若干特色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协作推进机制不断完善。京津冀三地政府签署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部省合作框架协议,率先在工业云共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电子认证结果共享和互认、北斗导航应用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健全了京津冀三地经(工)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对接交流。二是产业对接活动成果丰硕。圆满完成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暨2016年中国·河北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有关任务,组织多场民企入冀投资说明活动,引进合作项目36个,总投资160多亿元。举办第三次地方会暨2016年经洽会新兴产业展、2016京津冀通航产业成果展等展洽活动,组织我省企业参加十余场国内大型经贸活动,达成各类贸易成交协议和意向金额70.5亿元。三是重大承接项目初见成效。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全面启动,建立了有关设区市政府省有关部门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首钢京唐二期、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园等快速推进,北京现代汽车沧州工厂竣工量产,张北云联数据中心一号园、二号园投入运营,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承德基地建成投产,精进电动年产50万台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基地在正定高新区落地开工,66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北京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18.5亿元,并突破管理体制、实现异地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