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第二次会议第041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厅办公室 时间:2024年04月28日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 理 结 果:A
  冀工信承字〔2024〕第167号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0417号提案的答复
杨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我省民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27626.6亿元,同比增长5.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9%,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4.3%,拉动全省GDP增长3.5个百分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一、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政策措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2018年5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起草,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冀发﹝2018﹞25号),从营造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等七个方面提出二十条措施。2020年3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起草,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冀传〔2020〕3号),着力破解我省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2021年2月,经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以省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冀民经〔2021〕1号),提出七个方面23条具体举措,同年3月,又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冀民经办〔2021〕3号)。2023年11月,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包括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优化民营企业要素保障机制、营造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完善工作机制等7个方面共27条。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企业家成长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扩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影响力。省委统战部建立由23家省直涉企部门组成的省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市级层面全部建立协调机制,合力促进“两个健康”发展。省检察院召开民营企业司法保护检察工作座谈会,听取企业家代表意见建议;与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等八家单位会签《港澳台侨民意直通车机制工作办法》,畅通线索反映渠道;联合省工商联举办“检企互建聚合力法治护航助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等。省法院召开创新型企业座谈会、涉外企业座谈会,走访高新技术企业、外贸企业等,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司法服务。省工商联健全完善省工商联班子成员联系工商联、民营企业、商会制度,密切与民营经济人士的联系;召开民营企业家“早餐会”、外埠商会恳谈会,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相关部门。
  为营造尊重、关爱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经党中央批准,我省每两年组织一次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省工商联发布河北省民营企业百强、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服务业民营企业百强、社会责任百强、科技创新百强等5个榜单,切实推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通过《新冀商传奇——冀商在路上》《高质量发展.冀商行》主题宣传活动,发挥冀商e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河北民营经济研究》等作用,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多种形式宣传民营企业家典型案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事迹,弘扬企业家精神。
  三、多措并举,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2023年,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我省共有33家企业入围,较上年增加3家,入围企业数量全国排名第五位,排名与上年一致。河北省工商联发布2023的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和调研分析报告分析,我省民营企业规模逐年壮大,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营业收入42.54亿元,较上年提高3.87亿元,增长10.01%;营业收入总额34995.85亿元,较上年增加4938.95亿元,增长16.43%,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8家,较上年增加1家。省质量强省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河北省品牌优势和示范企业培育行动方案》,开展河北品牌企业培育推广工作,利用“质量月”等节点,加大质量品牌宣传力度,促进提升河北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省委金融办制定《河北省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河北省金融服务现代化产业行动方案》《河北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工作行动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有效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性;联合有关部门组织12场融资政策宣讲对接会,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项目和企业清单1.8万个;发挥河北省金融服务平台融资服务作用,注册企业64.4万家,上架金融产品688款,累计对接融资需求1448.07亿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对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每站给予30万元经费资助,博士后可申领“燕赵英才卡”享受相关服务保障优惠待遇;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省工信厅围绕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管理沟通、组织管理、法律通识等10个方面,开展人才培训,全年培训高级职业经理人7500人以上。
  四、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省公安厅推行涉企案件“报案快理、案件快侦、损失快追”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执法办案、追赃挽损和维护权益的有机结合;制定《依法办理涉企经济犯罪案件护航经济发展工作指引》,编印《经济犯罪案件办理程序汇编》《办理涉企经济犯罪案件适用汇编》,进一步规范涉企案件执法行为,不断提升经侦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依托公安部经侦局资金查控预警监测平台,持续加强对全省经侦部门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规范使用的巡查检查;以推进“警企共建”为切入点,推动重点支柱型企业设立警企联系点、驻企工作站,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省检察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欺行霸市、寻衅滋事、聚众哄抢、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妨碍企业生产经营、侵害经营主体人身财产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惩治制售商品、危害税收征管、串通投标、虚假广告、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深化知识产权检察融合履职,依法从严惩治侵犯企业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违法犯罪;坚持谦抑审慎原则,依法审慎适用各类强制措施、全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省法院制定印发《关于<河北省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意见》《河北法院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方案》等,不断完善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的制度体系;依法认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参与兼并重组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等罪与非罪的界限,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等。依法打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侵害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行为。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建立联通国家、设区市和直管县的信用平台,形成闭环信用管理体系;制定《河北省“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方案》,已为1.7万余家企业办理信用修复2.7万余件,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省工商联健全同公检法司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及时转办民企法律维权、控告申诉案件线索,对维权事项跟踪督促;开展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开展信用修复。
  五、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省委组织部加大民营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3名党员的单独建立党支部,不足3名的建立联合党支部,向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和工作基础薄弱的民营企业,选派专兼职党建指导员;健全党组织和企业管理层共学共商机制,加强教育引导、定期联系、主动服务;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抓好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省工商联研究制定《河北省工商联2023-2027年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企业家培训计划”,开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新发展理念、数字化赋能、企业党建等方面培训,不断提高民营经济人士的经营决策管理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去年共举办培训班22次,培训近1万人次;召开商会秘书长工作会议、新能源委员会座谈会、第十一届海内外冀商商协会联席会议等会议和座谈会,交流经验、了解商机、开阔视野,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工信厅开展专题精品培训、高级研修班等培训活动,年培训企业经营管理者超过300人。
  企业家是全社会的宝贵资源,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河北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立足自身职能,协调各方力量,继续采取多种形式,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更大贡献。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4月26日
  领 导 签 发 : 董继华
  联系人及电话: 张  滨    0311-87802583
  抄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委统战线部,省工商联,省委金融办,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