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 理 结 果:A
冀工信承字〔2021〕第162号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0475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河北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套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各类生产企业40多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9家,公告产品65个,年生产能力36.6万辆;动力电池年产能9.5亿安时。产品涵盖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轿车、纯电动物流车、纯电动教练车、纯电动环卫车、动力电池等。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6363辆,同比增长25.3%。
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投运充电站3271座,公共充电桩40714个,自备桩60337个,已形成可满足本省及周边省市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充电网络。全省已建成投运加氢站4座,加注能力为3吨/天,已建成尚未投运的有1座,设计加注能力为0.5吨/天,在建的有2座,设计加注能力为1.5吨/天。
智能网联汽车方面,长城汽车在已在全球布局新能源和智
能网联研发体系,在“三电”技术研发方向全面布局,开展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载智能终端、智能操作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同时长城汽车与宝马、百度开展战略合作,加快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新产品研发和生产进度。沧州市依托百度 Apollo 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体系,正在大力开展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项目,已建成车路协同云控平台、车路协同数据共享平台及智能网联示范区监控中心平台,实现了高级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违章发现与提醒、主动救援辅助等61种应用扬景,成为国内北方首个面向公众全面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城市。雄安新区正在积极搭建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
(5G-V2X ),已在7公里路网完成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覆盖;
目前正在推动雄安新区动态高精数字地图绘制工作,采用全新的
时空局地网格编码,将基础地理信息、建筑信息、道路信息、路
标信息、物联感知信息等全要素信息汇集,动态更新人、车、路、
网数据,实现对城市时空信息全要素、全状态的全景洞察和实时
展示。
下步我省将采取多种举措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一、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以《河北省汽车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为引领,着力提升汽车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一是培育石家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石家庄市依托正定中博、中车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石煤机、安瑞科、新宏昌、鹏达等企业,重点发展电动公交车、乘用车等新能源汽车及半挂车、低温罐式运输车、移动警务室等专用车产品,发挥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无极装备产业园等装备制造(汽车)产业园区优势。二是壮大张家口-承德北方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集群。张家口、承德市依托张家口吉利汽车、沃尔沃发动机、亿华通、比亚迪,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三是加快建设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推动视觉系统、车载雷达、操作系统、智能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等创新成果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京津冀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支持长城等整车企业与百度、科大讯飞等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建设“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徐水基地。
二、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一是继续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成员单位之间沟通协调力度,积极落实已出台的《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河北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政策,根据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各部门职责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相关工作。二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补助资金,我厅牵头联合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部门继续开展中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和奖励资金申报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的省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下达各市用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发挥财政资金在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工作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第三方面强化监督和规范管理,严格落实省财政厅牵头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使用到位。三是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行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指导各市新增及更换公交车、出租汽车时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鼓励相关单位依法依规引入社会资本投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争取实现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全覆盖。配合电力公司做好充电设施运营服务管理工作,确保充电设施安全运营。
三、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2019 年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实施意见》基础上,2020 年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
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破除妨碍人才流动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的人才流动配置新格局。加强与全球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沟通协作,鼓励和支持其在全球范围内为我省引进和猎取人才。支持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面向全球自主引才用才。二是大力支持高端人才引进。2020年,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吸引优秀回国人员和科技创新团队来冀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将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人才作为引进重点,从经费投入、子女入学、社保保障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三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克服“四唯”等倾向,把创造的市场价值、获得的创业投资等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在职称评审、专家选拔、公开招聘等工作中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四是高层次在人才选拔方面注重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倾斜。近年来,在“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优秀专家出国培训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选拔等人才评选项目以及“三三三人才工程”资助项目、高层次创业人才资助项目、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等人才资助项目评选中,重点新能源方面人才倾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
四、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按照《关于加快全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办法》要求,支持各市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完善独立占地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同步明确停车设施及充电设施规划建设目标。围绕出租车(网约出租车)、物流车、驾校教练车、邮政快递车、环卫车等领域,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力度,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各市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分时租赁等绿色低碳出行服务。二是研究探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充电设施对外开放的措施和办法。提高目前已建成充电桩的使用率,对分布在城市公共场所的充电设施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避免闲置和浪费。三是加快小区用户充电桩建设。支持自然资源、住建、电力部门将所有新建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小区电力改造增容、预留充电位置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支持住建部门将新建住宅配建充电停车位或预留安装条件等相关要求纳入竣工验收条件;支持有关部门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小区物业公司考核目标,对不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物业公司列入失信名单。支持将新能源充电车位纳入交通监管平台,避免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用,导致资源浪费。督促和支持各市根据自身实际研究出合充电设施运营和停车位管理具体和有效办法,并纳入年度规划任务考核目标。四是统筹推进新能源出租汽车试点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保定市、廊坊三河市加快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到2021年建成功能齐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运行数据监测、维修保养和故障检测处理等服务体系。鼓励雄安新区、张家口市同步加大快速充电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满足运行需求。其他城市根据新能源出租汽车推广应用进程,同步建设充电服务设施,满足新能源出租汽车用电需求。五是扎实推进服务平台和检测平台互联互通建设。超前谋划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统一信息交换协议,共享充电信息。支持充电服务企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等技术,推进实现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充电导航、状态查询、充电顸留、费用结算、安全检测和预警等服务。为了充分彻底解决布局不合理、各运营商电桩信息和支付方式不兼容、平台之间互联互通不足、充用电安全等问题,积极与国家和有关企业沟通对接,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促进充电服务平合互联互通,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和安全难题。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5月25日
领导签发:徐科华
联系人及电话:阚骥鹏 0311-87800820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省人
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