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积极扩大升级信息消费 加快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发布时间:2017-09-20 来源:中国电子报

积极扩大升级信息消费 加快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解读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信息消费已成为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领域之一,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和引领产业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信息消费,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信息消费工作,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40号)(简称《指导意见》),部署安排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提出了信息消费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产业门类全,数据资源丰富,信息产业基础良好,信息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山东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来了难得机遇。

围绕升级信息消费需求,加快发展数字产业。《指导意见》聚焦生活类、公共服务类、行业类及新型信息产品消费等重点领域,提出三方面政策措施,将有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信息消费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山东将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升级信息消费的机遇,进一步优化信息消费环境,充分释放“互联网+”的力量,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有技术优势、产业基础的新兴数字产业,积极发展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城市以及虚拟现实、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智慧产业未来产业,支持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增材制造等关键装备创新应用,推动特色数字产业迅速壮大规模。

围绕创新信息消费供给,大力提升信息产品质量。《指导意见》提出,要提高信息消费供给水平,大力发展高端智能终端,丰富数字家庭产品,丰富数字创意内容和服务,壮大在线教育和在线医疗,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服务领域,加快发展智慧产业未来产业。2016年,山东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93.00,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0.32;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6万亿元,增长8%;软件业务收入4300亿元,增长16%左右;物联网产业总收入2500亿元,增长20%以上;浪潮集团、歌尔声学等一批企业快速成长。《指导意见》的实施,为山东优化信息产品供给结构指明了方向。山东将紧盯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趋势,大力支持信息企业成长壮大,培育发展适应信息消费升级的高质产品和领先技术,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信息消费有效供给,引领信息消费新趋势,努力构建信息消费升级与供给改革良性互动格局。

围绕扩大信息消费市场,着力增强消费新动力。《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6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山东在国内较早探索信息资源共享,具备快速拓展市场的基础。2016年全省工业云平台服务企业突破6000家,中小企业信息消费活跃;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好品山东”网络营销管理服务平台上线企业达到50268家,带动企业完成网上交易额717亿元。为进一步培育壮大信息消费市场,山东将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快推进信息消费试点示范。抓好潍坊、淄博、济宁、威海等4个国家级信息消费试点市和22个省级信息消费试点单位的建设,推动济南、青岛建设国家级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二是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完善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功能,编制《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功能和性能技术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以证照库建设为重点推进资源共享。三是培育支撑工业企业信息化的新兴信息技术服务。进一步丰富山东工业云平台资源,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扩大覆盖范围,力争2017年底前服务企业突破1万家,使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和企业。

围绕优化信息消费环境,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指导意见》指出,要扩大信息消费覆盖面,拓展光纤和4G网络覆盖,力争2020年启动5G商用,继续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提高农村地区信息接入能力,加快信息终端普及和升级,改善信息消费体验,推动信息消费全过程成本下降。近年来,山东大力开展“宽带山东”建设,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48.9%,五年来增长了13.7个百分点。省政府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铁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十三五”将投资1100亿元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全光网络省”,所有城区和行政村实现100%光纤覆盖,农村宽带互联网接入能力基本达到50M、城市90%以上家庭达到100M。2017年计划完成投入234亿元,重点加大对省扶贫重点村的网络基础设施投入,扎实推进首批32个“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完善贫困地区网络布局,加大信息化和宽带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完善信息消费统计监测制度,进一步明确统计范围,将智能产品、互联网业务、数字经济等纳入信息消费统计。研究建立并定期发布信息消费发展指数,定制编制运行分析,推动全省信息消费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