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金融赋能,助力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9月11日,由中国证监会河北监管局、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河北省上市公司协会主办的“话资本 兴燕赵”-资本市场赋能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沙龙在石家庄成功举办。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董继华出席活动并致辞。
董继华指出,5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第十次亲临河北视察,强调“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其作为调结构、转方式,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的重要支撑。6月30日,省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全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座谈会,对推进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进一步安排部署。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2年,全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8.7亿元,同比增长16.8%。今年1-7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0.1亿元,同比增长8%,持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一是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先后制定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5G应用“领航”行动计划》《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即将印发实施的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1+5+5”政策体系,具有较高含金量,将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政策支撑。二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创新平台超500家,其中国家级41家。全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4.5%。三是项目建设支撑有力。聚焦160余项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围绕要素保障加大帮扶力度,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晶澳石家庄光伏电池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四是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晶澳、风帆、乐凯、中移全通4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百强、软件百强,华为技术服务等5家企业主营收入超百亿元;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分别占全省1/5、1/6;电子信息领域挂牌上市企业66家,其中在A股上市24家,数量占全省1/3。五是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成功举办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首创举办5场产业生态大会,以及6场大赛、9场成果招商对接会、28场平行论坛,权威发布47项研究报告、665项创新成果,搭建科创资本交流对接平台,达成签约项目179项;高标准举办白石山第三代半导体峰会、京津冀企业招商引资大会、“大湾区企业河北行”等系列招商活动,推动芯陶微电子、中科瑞能、庞纳微、深信服等30余家企业签约落地。
董继华强调,河北正处于重大历史机遇最为集中时期,希望河北省资本市场与电子信息产业能够深入交流,凝聚智慧,携手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省工信厅将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动金融资本与行业企业对接合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努力开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
河北省和石家庄市有关部门、证券公司、投资机构、重点企业代表等5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