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厅动态

无线谱精彩 一起向未来 | 电波卫士风采③

发布时间:2022-03-05 来源:冬奥张家口赛区无线电保障团队
  绽放生命精彩,礼赞自强不息。3月5日,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迎来首个比赛日,中国选手刘子旭在冬季两项男子6公里(坐姿组)比赛中夺得中国代表团首枚金牌,中国健儿在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共摘得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电波卫士”在幕后用技术支撑起电磁环境的屏障,维护好电波秩序,不断更新零干扰的记录。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频率主管李颂方

24

  “我们已经入驻场馆116天了,现在冬残奥会开始了,我们团队将继续发扬不怕苦、能吃苦的优良作风,团结一致、保质保量完成冬残奥会保障任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频率主管李颂方在张家口赛区无线电安全保障调度会上表态。冬两场馆是有残奥保障任务的两个竞赛场馆之一,李颂方也是为数不多的最早进驻最晚移出的保障队员之一。3月5日冬残奥会开赛首日,冬两场馆从10:00至15:00有6场赛事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李颂方带领团队在比赛开始前2个小时提前到岗,对重点区域和设备进行巡检,赛事全程开展保护性监测,确保所有赛事期间电波秩序良好,实现零干扰,零投诉。作为团队带头人,51岁的李颂方主动请缨在冬奥会开赛前进驻闭环。他不仅要全面把控冬两场馆无线电安全整体保障任务,统筹做好电磁环境监测、无线电设备检测贴标、政策宣贯等各类工作,还要对上争取场馆技术经理工作支持,加强与持权转播OBS团队、DIVA内通使用团队、安保团队等重要用频用户的沟通,对下要带好队伍,开展技术指导,同时事无巨细地兼顾做好防疫、保密、安全生产等工作。“进场时间长了,各方面理得比较顺,觉得很光荣。”当被问到有什么困难的时候他说。 
   云顶滑雪公园无线电检测工程师闻立民
25
  闻立民来自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无线电监测站。自去年11月进驻场馆以来,已经连续在云顶奋战了116个日夜。作为无线电设备检测工程师,他的主要任务是对进入场馆的无线电设备进行技术检测和标签查验,严防未经检测及核验信息不匹配的无线电设备进入场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云顶场馆有数以万计的无线电设备同时使用。除固定设施外,闻立民和队友们要对大多数设备进行查验。“这几个月摸过的无线电设备种类,可能比工作十几年摸过的都多。”略带调侃的话语,是他对把好第一道关口的决心,也流露出他对参加冬奥保障工作的自豪。“我们检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细心和耐心。”细心,源于责任。任何一次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在赛事关键时刻产生干扰;耐心,贵在坚持,面对不合规的设备,闻立民总是不厌其烦地向用户讲解政策,帮助用户办理用频申请。“有什么技术问题,不用说明书,不用找客服,问闻立民就对了。”他的队友说。
   张家口冬残奥村安检口
   设备检测工程师张海明  
26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前,张家口冬残奥村运动员班车场站安检口无线电设备检测工程师张海明异常忙碌,他驻守在冬残奥会开幕式远程安检一线,正在认真为即将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各国代表团人员进行无线电设备标签查验,远程安检是无线电设备进入“鸟巢”的第一道关口。“我们的工作容不得一点差错,需要做到万无一失。”张海明来自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秦皇岛无线电监督执法局,沉稳持重的他是单位的业务骨干。经过连续12个小时的紧张值守,跨越两个工作日,张海明和其他保障队员圆满完成了冬残奥会开幕式远端安检任务。
   制服和注册分中心频率管理工程师杜力强
27
  “我虽然已经不在部队了,但党和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意再上任何形式的战场!”制服和注册分中心保障组的杜力强经过了18年的军旅生涯历练,转业后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无线电监测站学习监测技术一年多。接到冬奥保障任务后,他义无反顾登上了冬奥无线电安全保障的“战场”。入驻场馆以来,没有“枪林弹雨”,却每天循环往复“冲锋陷阵”,每天监测200多条重要频率。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利用固定站和便携式设备累计监测近1500小时,分析信号322个,在无线电安全保障岗位上默默履行着“冬奥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