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大名郑众,来自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衡水无线电监督执法局,是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场馆无线电频率主管。高高的发际线配着倔强直立的板寸,经常远远就能听见他的大嗓门和爽朗的笑声,大伙儿熟络了,都亲切地叫他“老郑”。
老郑(左三)和他的队友们
他是“热情”老郑。去年11月份,老郑就带领保障队员进驻场馆开展冬奥保障工作。入场之后,他为做好外方转播团队用频保障工作忙的团团转,奥地利新闻团队的频率申请没有被批复,老郑了解情况积极协调,想办法、出点子,提出了用官方WiFi替代等技术性建议,完美解决用频问题。德国、法国、瑞士新闻转播团队提出应急频率申请,老郑带着队员们立即申报、加班核验、即时贴标,确保了设备在开幕式前投入使用。国际友人纷纷给老郑和他的团队竖起大拇指。老郑说,“在这里,咱代表着国家,咱得主动作为解决问题,让外国朋友们感受到我们的热情!”有一次,老郑在场馆无线电发射设备巡查巡检时,发现其他单位的机房管道漏水,滴到了设备机柜上。他一看,急了,赶紧联系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处置后,对方专门表示感谢:“要是没有老郑及时帮我们发现安全隐患,那麻烦可就大了!”
老郑科学设置检测人员工位和设备检测流程
他是“敬业”老郑。2月9日中午,正吃午饭的老郑突然接到要人专访紧急保障任务,老郑和他的队员们立即放下饭盒返回各自点位开展保障工作。下午一点多保障工作结束了,他边扒拉着冷饭,边对队员们讲:“咱们山地转播中心没有聚光灯下的夺金时刻,咱就是服务转播商的,任务啥时候来,咱啥时候上,这是常态。”山地转播中心24小时运行,赛事转播用的无线电设备重要程度高、技术含量高,这就更要求保障工作必须要一丝不苟。入场伊始,老郑就带领队员积极与场馆技术经理、防疫经理对接,结合场馆工作环境和疫情防控要求,科学设置了检测人员工位和设备检测流程。他们详细了解场馆电子大屏、厨房大功率微波设备及其他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情况,开展场馆电磁环境测试和发射设备巡查,为保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自入场以来,他们累计监测超过500小时,检测设备800余部,发放标签2200多枚,保障了近30场专访活动无线电安全。
老郑在工作中
他是“能人”老郑。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对前沿业务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心扑在工作上,钻研监测技术,创新无线电技术管理手段已经成了老郑的快乐源泉。针对近年常见的民航飞机GPS干扰问题,老郑带头开展了移动GPS、北斗干扰器监测试验,取得宝贵的实验数据。为了做好冬奥会无线电保障工作,老郑老早开始研究学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期间及赛时无线电管理规定》等政策。老百姓对蓝牙、热点、Wifi的使用早就习惯了,但在冬奥场馆中却可能影响赛事计时记分等设备的正常使用,怎样把冬奥无线电政策落地落实,老郑动起了脑筋。他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保障经验,结合政策要求和保障实际,和相关科研院所共同设计了移动热点和蓝牙监测软件(WifiBlue App)。在一次比赛前,其他场馆的同事利用WifiBlue App两次定位到一名观众开启蓝牙热点,场馆安保部门进行了快速处置,确保赛事安全。WifiBlue App为各场馆无线电保障人员监测赛事期间移动热点和蓝牙开启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老郑和他口中的“孩子们”
他是“暖心”老郑。他的队员有北京的、邢台的,还有刚满20岁的大学生志愿者,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聚在一起,老郑像一个“大家长”一样呵护着他口中的“孩子们”。刚入场时,场馆设施还不够完善,老郑很多时间都是拿着便携设备开展移动监测,一测就是大半天。老郑说他要抓紧时间掌握场馆电磁环境,其实队员们都知道他还有一个小心思,就是自己多趟路、多干点,大伙儿就可以少走弯路。春节期间,老郑带着大伙贴春联、挂灯笼、画墙画、搞活动。老郑说:“孩子们为了保障冬奥会,离开了故乡的家,那么工作岗位就是咱们在冬奥会的家,我要让队员们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大家过个最有意义的春节!
老郑去年刚刚入驻就开始户外巡测
冬奥会开幕已经8天了,有人问老郑累不累?老郑说:“参加冬奥会保障是我们的荣耀,激情燃烧怎会觉累!撸起袖子加油干,咱们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