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13岁的年轻企业,凭借500多人的团队,2024年营收跨上了5亿元台阶。他们高速成长的密码是什么?今天,就跟随记者一起走进这家瞪羚企业一一保定富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从风筝引雷到电灯照亮世界,电力的广泛应用重塑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从发电、输电到配电,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催生了电气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崛起。
在保定,这个汇聚超6000家电力装备企业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电谷"。其中就藏着一只发展势头强劲的瞪羚企业。
本台记者 任重远:
这里就是保定富阳电力的厂房, 在这个占地约50亩的空间里面,集成了科研、办公、生产等多种功能,10个系列58种产品排列成阵。作为一个刚满13岁的"青少年",这家公司凭借500余名员工在2024年全年营收达到5亿元。
企业主要创始人赵洋阳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一家电气设备公司工作。细心的他,发现这一领域虽然竞争激烈,算不上"蓝海",但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保定富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洋阳:
据我观察,咱们这个行业当时来说,咱们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是比较低的,就是尤其(配电柜)整柜。就是想着我们自己可以创立一个这种品牌。
抱着这样的想法,赵洋阳毅然辞职。在保定这个电力行业产业链完善、人才集聚的地方,与4个20多岁的年轻人成立了这家公司。
保定富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洋阳:
2012年的时候还没有厂房。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市场,凭真诚去打动客户,打个比方给了我们一个1万的订单,我们给他做好了,他可能后续他就会给我们一个5万的、10万的这种订单。
积跬步终至千里。13年来,从普通水厂的配电设备到冬奥会设施的配电系统,再到雄安新区诸多领域的智慧化配电方案,富阳电力实现了"三级跳"。他们的制胜法宝就是产品创新和机制激励。
保定富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童浩:
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最新研发的具备数据互联的智慧型配电柜。电力运维的人员就可以坐在中控室上,一目了然地观测我们各个用电设备的一个能耗。从柜体到元器件我们都是自己来生产的,所以说整体成本大概能降到20个点左右。
保定富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洋阳:
我们公司有一个目标,就是(研发投入)要占到营收收入的5%。去年我们就领到了超过1000万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这个返税。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技术和产品不链接市场也是枉然。在富阳,真金白银的投入练就了研发的"内功",而管理机制的创新则极大激发了团队向外开拓市场的"张力"。
保定富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洋阳:
富阳电力现在独有的一套"联席老板制"的这种制度,这样就会激发每一个人的这个主观能动性。去年我们有的人年收入都会突破1000万了啊。
什么样的制度能让员工当老板?什么样的分配方式能让收入无上限?
保定富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 燕佳:
我们"联席老板制",这个大体上来说是四六分成,就是我们的业务人员拿60%的利润,我们的公司拿40%的利润。因为这个制度的优越性,我们从定价、降成本一起去创造更合理的配置优化方案。
在这样的模式下,公司成为团队每个成员的发展平台。共享的生产流程和透明高效、协同配合的管理机制让富阳电力的业绩一路飙升。
保定富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洋阳:
我们第一季度订单超过了三亿,2025年要做到十个亿。包括现在我们一直在讲冲刺百亿,我相信这个目标肯定我们在2030年之前会实现。
瞪羚新观察
从没厂房、没资金、没经验、没市场起步,富阳电力靠着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步步为营,站在年营收5亿元的台阶上,5%的研发投入不断筑牢技术"护城河","联席老板制"让人人当家、个个争先。当团队的创新创业热情被全部点燃,这家"年轻"的企业正以瞪羚之姿,与电流共舞,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