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就美对我新一轮加征关税影响答记者问
持之以恒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近日,美方启动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并以“国家安全”为幌子,突然发布针对中国华为等公司的限制交易令,这一系列行为让全球哗然。
如何看待新一轮加征关税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近日接受了新闻媒体联合采访。
加征关税对我国制造业影响总体可控
记者:美方新一轮加征关税会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何种影响?
王志军:据统计,对美约2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占2018年我对美出口额的41.8%,但只占我对外总出口额的8%。在一定程度上,加征关税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和订单减少,但目前看影响总体上是可控的。
也应看到,在受到约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影响的企业中,外资企业数量约占50%。其中很多外资企业是美国企业,这些美国企业的产品很大部分的市场是美国。可以说,美国加征关税行为,影响的不仅是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也伤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更危及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
我国工业稳中向好,市场预期明显提升
记者:当前,我国工业运行态势如何?
王志军:随着中央部署的适时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和“六稳”措施的效果显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合理增长、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实施,极大增强了企业的信心,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预期明显提升,实现了平稳开局。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落实好减税降费举措,优化供给结构引导释放内需增长潜力,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和优质企业,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将坚定不移扩大制造业开放,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记者:在工业领域,我国会有哪些继续扩大开放的举措?
王志军: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制造业开放步伐不断加快。2018年修订出台的外商投资准入两个负面清单中,开放了飞机、船舶等重大装备,明确了汽车开放时间表,取消了稀土等矿产资源冶炼环节对外资的限制,一般制造业已全面开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和提升工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飞机、船舶、汽车、电信等领域的开放政策;二是推动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负面清单条目;三是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四是坚持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原则,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取消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对外资的准入限制,构建“内外一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记者:工信部将出台哪些具体举措加快制造业核心技术攻关?
王志军:此次中美经贸摩擦使我们更清醒认识到,必须持之以恒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工信部将大力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一是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主导企业和“专精特新尖”的中小企业,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坚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三是坚持深化开放合作与立足自力更生相结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升科技创新实力。